现代快报讯(记者 杜雪迎)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圆满完成了液化天然气(简称LNG)卸料臂的融合调试工作,首次实现国产电液控制系统对进口LNG卸料臂的高效驱动和精确控制,标志着国产LNG卸料臂及控制系统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接卸码头全景
卸料臂是LNG接收站工艺管线连接LNG船舶,实现LNG输送的重要通道,被称作LNG接收站的“咽喉”,具有设备运行工况恶劣、动作精度要求苛刻、机电系统配合复杂等特点。中国海油历经近十年的科研攻关,联合江苏长隆石化装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出国内首台16寸大口径LNG卸料臂,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进行首次工程化应用,设备整机及关键部件指标均符合国际最新标准规范,并在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接卸码头的卸料臂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目前配置1台国产卸料臂及4台进口卸料臂,由于国外技术人员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到场调试设备,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国海油牵头组织,经过3个月的持续技术攻关,成功利用1套国产液压油站为5台卸料臂提供动力,实现国产电液控制系统对进口卸料臂的高效驱动和精准控制,开创了使用国产卸料臂融合控制进口卸料臂的先河。
中海油江苏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培介绍,技术团队攻克了大型液压机构的稳态控制壁垒,完成进口卸料臂电磁阀回路、液压油路140余项改造,对国产控制系统的脱离动作、报警联锁、蓄能器控制逻辑等程序段进行优化,化解国产、进口卸料臂的控制原理差异,实现逻辑功能融合统一,最终实现国产电液控制系统和动力单元对进口卸料臂的全面兼容。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LNG卸料臂进行90度功能测试
据悉,国产LNG卸料臂的成功研发应用及其控制系统与进口卸料臂实现融合,不仅大幅降低了卸料臂运维周期和成本,还极大地简化了卸料操作流程。同时,为国内LNG接收站建设提供良好借鉴,将结束卸料臂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加快我国油气重要设备的国产化进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采访对象供图)
- 南京
- 2022-09-04 14:48:00
- 南京
- 2022-09-04 13:14:27
- 南京
- 2022-09-04 11:18:16
- 南京
- 2022-09-04 1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