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 7月以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五。长江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至八成。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85米至6.13米,创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中小型水库蓄水不足。水利部统计显示,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有42万亩左右在田作物缺水,秋天即将上市的螃蟹养殖也受到影响。
△石臼湖沿岸水面干涸
南京42万亩左右在田作物缺水
7月以来,南京持续高温天气,降水严重偏少,同时受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影响,主要江湖水体“汛期反枯”。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水务局获悉,8月17日长江南京站最低水位可能接近历史同期最低(历史同期最低水位3.90米)。水阳江、石臼湖水位创历史同期新低。
△滩涂出现干涸龟裂
当前,南京全市中小型水库蓄水量1.63亿方,较常年同期偏少约35%,共有52个中小型水库(含六合大河桥中型水库)在死水位以下甚至干涸(其中六合18个、溧水24个、江宁6个、浦口2个、高淳2个)。
据南京日报报道,此次旱情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南京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在内的42万亩左右在田作物缺水,螃蟹长势不如往年。畜牧业、蔬菜种植受影响相对较小,但用工、降温、打水等成本上升。面对罕见高温旱情,全市防汛抗旱部门积极应对、科学调度,全力做好抗旱引补水等各项工作,努力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5月就开始抗旱,24小时不停歇取水灌溉稻田
8月16日中午12点,在溧水石臼湖边,5台泵机将石臼湖的水抽到内河中。这是向阳村的一处抗旱排涝站,村民汤迪志负责在此值守。“8月8日新增了这个抗旱排涝站,之前在(青圩撇洪沟)上游有个点,把水往上面抽,但是水位下降,上面抽不到水了,下面又增加了这个点位,先从石臼湖抽水,一级一级往上翻水。”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取水口伸入石臼湖中1米多,但石臼湖的水位也每天都在下降,一旁停放的挖掘机就是早上调来清淤作业的。
△向阳村从石臼湖引水,灌溉农田
向阳村党总支书记黄平平说,村里从5月份就开始抗旱,当时就出现了缺水的情况,“梅雨季也没雨”。当时水稻已经播种,目前村里有3600多亩水稻,此外还有鱼塘、果园。进入汛期,他们期待的丰水期并没有出现,雨水少、长江上游来水少,这几个月来,大伙一直在为农作物找水“解渴”。8月份又是连续高温,石臼湖也熬不住。他介绍,现在村里的几处抗旱排涝站都是24小时不停作业。
△溧水石湫引水灌溉农田 溧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从溧水区了解到,截至8月12日,溧水全区农业受旱面积86172亩,其中,水稻受旱面积57631亩。为应对当前的旱情和高温热害,溧水区农业农村局全员上阵,紧盯水稻、玉米、大豆等重点作物,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病虫情,判断旱情发展趋势,努力减少损失。累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开发区和各镇街开展抗旱、防病虫技术服务指导450余人次。另外投入抗旱人员1164人,泵站开机215台套,改善灌溉面积26200亩。
技术员现场"把脉",应对高温天螃蟹生长难题
眼下正是高淳固城湖螃蟹最关键的生长阶段。据了解,2022年高淳全区河蟹养殖面积21.58万亩。2月底前,蟹苗全部放养结束,共放养2.28亿只。但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对蟹塘影响不小。
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龙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不少螃蟹都没有正常蜕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螃蟹大规模上市要等到九月底十月初了。”
△高温下,蟹塘里死掉的螃蟹 受访者供图
“对于螃蟹生长来说,水草是最重要的。但是高温天导致不少水草死亡、活力减弱。特别是伊乐藻,目前绝大部分已死亡漂浮。”张明龙说,没有了水草,蟹塘就像一面透明的玻璃,阳光直射下来,水温升高。记者了解到,螃蟹是变温甲壳动物,其生长适宜水温为15~25℃。在水温超过30℃时,螃蟹摄食量下降,水温持续超过33℃时,会出现螃蟹大量夜间离水上岸,不吃食,无法正常生长蜕壳,从而出现伤亡。
△技术人员在蟹塘现场指导 受访者供图
今年螃蟹收成如何,是蟹农们最关心的。记者了解到,针对持续高温,高淳区农业农村局撰写《持续高温螃蟹养殖应对措施》等相关技术资料下发各镇街,还邀请省市专家,安排区、镇两级技术人员前往池塘现场指导。“我们也想了许多方式应对,比如加水降温、开机增氧、护理水草、调节水质等。”南京市高淳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邢文翔介绍,“蟹塘一定要做到及时加水补水,将池塘水位加至最高位,有助于降低底层温度。”
记者了解到,8月7日起,市、区防汛机动抢险队在水阳江临时架机60台套,每日向固城湖补水80万方。8月15日,江苏省防办调度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驰援高淳区开展抗旱翻水工作,在水碧桥增架水泵50台套。全部水泵架设完成后,日补水量可达173万方,进一步保障固城湖周边水产养殖和农业灌溉等用水需求。
专家指导、人工灌溉,果农积极展开自救
8月是桃子大量上市的时候。但因为高温少雨,一些果园的桃子生长受到了影响。
“不仅是桃子,火龙果、猕猴桃都受到了影响。”溧乐农业的负责人冷志俊说,从6月份开始,少雨加上高温,让果树生长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一是眼下正是膨果期,缺水导致果子普遍个头偏小了20%~30%,影响了品相,部分果子看起来皱巴巴的。二是高温虽然对糖分积累有好处,也使得果子成熟速度加快,但容易晒伤果子导致落果,果园产量因此降低了30%左右。天气太热,前来采摘的游客也少了,果园整体的经济效益减少近三成。
△溧水果园的桃子,因为高温缺水,个头偏小 受访者供图
“最近两三个月的零星降雨起不到太大的效果,我们自己也准备了水泵人工灌溉,不过效果比不上下雨,没有那么透、均匀。”下雨时会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对苗木的生长有好处。8月16日溧水下了一场阵雨,但对进入采摘期的桃树来说可能不是个好消息,“套的纸袋子湿了,可能会让桃子霉变腐烂。要是这场雨早来一周就好了。”
△果园抽水灌溉 受访者供图
水果品相的问题困扰着不少果农。8月17日,溧水长乐农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月底第一批上市的桃子长得还可以,到了8月份,因为缺水,桃子的个头变小了。“去年雨水多,黄桃受到影响,烂了很多,损失较大,原本以为今年收成会好一点。”今年雨水少,为了给桃树解渴,他们自购了泵机,从河里打水浇灌,还从农科院邀请专家指导科学灌溉。
江苏加大调水力度,抗旱保秋粮
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全省水稻已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对高温越来越敏感,杂交籼稻和部分早熟粳稻已进入孕穗期,高温热害影响明显。持续高温会加快幼穗分化进程,影响大穗形成。尤其是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持续35℃以上高温,有可能降低结实率。
如何帮助水稻“战高温”? 江苏省水利部门已经启动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调水系统,全力引江补充区域水量。
△水碧桥翻水 高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列 摄
目前,南京市防汛抗旱部门调度天生桥闸、秦淮新河枢纽、高淳蛇山站、六合红山窑枢纽等,加大抗旱引水力度,累计引调水3.4亿方,保障秦淮河、滁河、固城湖等抗旱一级水源供给。调度湫湖、肖庄泵站分别向溧水中山、六合山湖水库补水,累计补水896万方。
△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泵站调引江水 南京市水务局供图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成了13个工作组,下沉一线,包市包片开展工作,紧盯秋粮生产中后期多发易发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部门沟通会商,做好监测分析、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等工作,抓细抓好防灾减灾技术措施落实。
综合新华社
见习记者 刘晓琪 现代快报+记者 徐苏宁 卢河燕 王益/文 赵杰 苏蕊/摄(除署名外)
(编辑 谢静姝)
- 南京
- 2022-08-18 10:33:04
- 南京
- 2022-08-18 10:05:20
- 南京
- 2022-08-18 09:15:49
- 南京
- 2022-08-18 07: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