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谁是“黑琵”?江苏观鸟圈的神秘新人3年共记录近300种鸟


现代快报讯(记者 蔡梦莹)在江苏苏州观鸟圈里,有个花名叫做“黑琵”的神秘新人。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一共记录到292种鸟,其中苏州地区256种,偶尔还有一手鸟讯发布。“黑琵”是谁?“黑琵”喜欢独来独往,很少混圈。极少数人知道,“黑琵”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初中生。


△“黑琵”本人


现代快报了解到,“黑琵”的真名叫朱晟涛,今年15岁,目前就读于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金山路校区。2019年10月,他用一台观察昆虫用的望远镜开启了观鸟之路。


“黑琵”是谁?观鸟圈神秘新人只有15岁


“黑琵”是“黑脸琵鹭”的简称。它有着扁平如汤匙一般的长嘴,身形姿态优雅,有“黑面天使”的美称。江苏盐城和浙江杭州湾是全球黑脸琵鹭的重要停歇地。因为种群数量少,黑脸琵鹭也是不少鸟友的“梦中情鸟”,朱晟涛也不例外。“我刚开始观鸟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黑脸琵鹭。它比较好看,但在苏州比较少露面。最开始我也是在杂志上看到的图片。”


△朱晟涛拍摄的黑脸琵鹭


真正与观鸟结缘,还是因为一台望远镜。出生于2007年的朱晟涛从小就喜欢小动物,2019年暑假,他参加了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昆虫研学活动,之后家人给他买了一台观察昆虫用的专业望远镜。一次,他偶然看到说明书里称,这个望远镜也可以用来观鸟。2019年10月的一个休息日,爸爸带他去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试试望远镜的新功能。“我就觉得观鸟好好玩,后来我就喜欢上了这件事 。”

观鸟是个非常小众的爱好,入门基本靠自学。不过,这对于喜欢钻研的朱晟涛来说并不难。他先是上了资深观鸟爱好者开设的线上课程,课余时间再补充阅读专业书籍。“学会了分类之后就不难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苏州可以去哪儿观鸟? 在一次野外观鸟时,朱晟涛偶然遇到一名同样热爱观鸟的生物老师,又通过他和苏州市林学会搭上了线,参加了几次鸟类调查活动。有了专业鸟类保护工作者的指导,朱晟涛的进步也越来越快。


草坪上偶然发现斑头雁,属苏州第二笔记录


入了门,观鸟爱好者的体验就是不断“加新”的乐趣。2021年初,朱晟涛在爸爸的支持下更新了装备。“新设备到位了,出去就多一些。”


△朱晟涛发现的斑头雁


2021年清明小长假,他跟随父母来到张家港市南丰镇,此行的目的是寻找东方鸻。“就在我们四处望的时候,居然在远处的草坪上看到两个大家伙。我一看,是斑头雁。”激动之余,朱晟涛第一时间联系了苏州资深观鸟爱好者钱锋。钱锋很惊喜,因为斑头雁在苏州本地几乎没有野外记录。后经核实,朱晟涛在张家港草坪上发现的斑头雁,是苏州地区的第二笔记录。

“果然新人总是能看到新奇的物种”“又一次验证了新人魔力定律”……消息在微信群里传开,附近不少观鸟爱好者火速赶来。于是,朱晟涛就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五六个带着望远镜和照相机观鸟爱好者中,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弓着身子缓慢前行,两只斑头雁在前方的草坪上悠闲地散步觅食。



在2021年江苏省暨苏州市“爱鸟周”活动“鸟类摄影故事大赛”(青少年组)评选中,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这段难忘的经历,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20多只天鹅悠闲散步,细心的他从中发现一只疣鼻天鹅


更新了装备的朱晟涛也在“加新”的路上不断前进。2021年11月底,他和家人一起在苏州东山观鸟,就在吃完午饭准备打道回府时有了新发现。


△在苏州东山发现的疣鼻天鹅


“当时我们走在环太湖大道上,突然路上来了一群天鹅,有20多只,其中1只长得不一样,我认出来了,它们是疣鼻天鹅。”疣鼻天鹅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形态与大天鹅基本相似,只是鸟喙为红色,前额有突出的黑色疣状物。疣鼻天鹅在游泳时脖子比大天鹅更弯曲,体态更优美。这一次的意外发现也让他兴奋万分。朱晟涛知道,疣鼻天鹅也是苏州极少见的物种,此前只在常熟有过记录。

通过微信群,朱晟涛也结识了一群同好者。微信群里的他多数时间都在“潜水”。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不多,只有极少数人曾在线下观鸟活动中与他打过照面。“如果发现了比较稀少的鸟,有人也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但我还是学生,并不是每周都能有时间出门观鸟,如果作业没写完,那只能不去。”


△红头潜鸭


从2019年10月至今,朱晟涛一共记录了292种鸟,其中苏州地区256种。除了“大本营”苏州,他的观鸟足迹还延伸到了浙江丽水、宁波、江苏盐城等地。“南京我去过中山植物园和老山。”


△黑短脚鹎


未来,他还想去广西北海和青海观鸟。“北海是猛禽爱好者的天堂,青海则是观赏青藏高原特有物种非常理想的地方,有很多我们这里见不到的鸟种,我也想去看看。”


妈妈眼中的“黑琵”:超级自律和一腔热情


在亮眼的观鸟数据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每次观鸟行动,必定是全家出动,朱晟涛负责指挥,爸爸是司机兼保障后勤,妈妈和弟弟则是陪看员。“我和他爸爸对观鸟一窍不通,都是跟着他一起观鸟,他说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妈妈沈彦君告诉记者。

朱晟涛对于观鸟的热情,也让沈彦君都很佩服。“一提到要去哪里观鸟,他也不嫌累,背着老重的相机到处跑。”

沈彦君是一名小学教师,遇过各种类型的孩子。在她看来,儿子能在学习紧张的初中阶段坚持观鸟,靠的是就是自律和专注。朱晟涛从小就能按时起床,几乎不需要闹钟。读初中时,他每天5点半醒来,暑假期间偶尔睡个懒觉,也不会超过7点。“如果他自己想要去做这件事,就会自己去下功夫。”

“他的学习成绩不算拔尖,只能说中等偏上。我们对他的要求就是,如果每周末要抽时间出去观鸟,那么手头的作业就要安排好,至少不影响到正常学习。”

2021年8月,朱晟涛曾写了一篇小短文——《不只是一个数字》,发表在苏州市林学会的微信公众号上。文中,朱晟涛讲述了自己爱上观鸟的感悟:“观鸟能让我全身心融入大自然,感到无比放松,缓解了我的学习压力,从中也让我体验到了‘加新’的乐趣。爱好是一种富有魔力的东西!感谢鸟儿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对于未来,朱晟涛坦言,因为喜欢观鸟,所以对生物比较感兴趣。具体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他还没想好,只是希望能延续观鸟这一爱好。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