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口腔、耳鼻喉等门诊暂停后,患者如何就医?南京卫健委:可看医院急诊

现代快报讯 根据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措施动态升级调整的通告(第11号)》,目前,医院口腔、耳鼻喉科、眼科等门诊暂停,如何满足市民相关急症及基本就医需求?市民就诊流程有什么变化?3月22日下午,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南京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丁小平,南京市第一医院党委委员、主任医师颜廷华进行了解答。

口腔、耳鼻喉科、眼科等保留急诊,其他门诊正常
    丁小平介绍,3月21日起,南京暂停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门诊择期诊疗项目,仅保留必要的急诊诊疗。除以上暂停科室,南京各医院其余医疗服务正常。
    颜廷华补充,进入医院人员,均须正确佩戴口罩。其中进行胃镜、气管镜、鼻咽喉镜检查前,需进行核酸检测,患者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检查。
    慢病患者可申请长处方,不超过12周
    丁小平建议患者能择期诊疗的,尽可能暂缓去医疗机构就诊。他表示,慢性病患者就医可向医生申请提出开具长处方的申请,医生将根据病情,合理开具,来减少就医频次,保证用药需求。比如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居民医保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可以一次性的开出不超过12周的长处方,对一些诊疗明确,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用药方案稳定,患者依从性良好,需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的患者,经医生评判,每种统筹患者可以一次性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期处方。
    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诊疗,全市多家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
   据了解,目前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避免人员聚集及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包括第一医院在内的全市多家医院,都开展了互联网诊疗服务。“广大市民通过互联网云就诊的模式获取医疗服务,减少医院内的人群集聚。”丁小平说。
    颜廷华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市民到医院就诊时,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接受预检分诊人员的流行病学史调查,主动配合测量体温,查验苏康码、行程码。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新冠十大症状或有中高风险地区流行病学接触史人员,应主动告知预检分诊人员,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危重病人开通绿色通道,所有病区谢绝探视
    颜廷华表示,对于来院就医的急危重症患者,第一医院按照“边抢救、边流调、边核酸检测”的流程,开展急救工作。对于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入住缓冲病房,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及时开展诊疗工作,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救治。
    目前,医院提倡住院无陪护,确需陪护者限一名陪护人员,按医院规定需提供核酸阴性结果证明。住院期间,患者和陪护不可离开医院。如需外出检查离开病房时,需有专人陪伴并做好登记。所有病区谢绝探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建议电话、视频形式慰问。
    现代快报+记者 鹿伟 安莹 徐红艳 徐苏宁 杜雪迎/文 马晶晶 顾炜 顾闻 郑芮/摄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