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天力 记者 赵丹丹 )1月24日,南京雨花台区城管局召开“党建引领发展 匠心践行使命”向人民汇报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雨花台区将推进“两网融合”,通过小区内有偿收运和智能投放箱模式,对全区可回收物应收尽收,预计2022年底前达到800-1000吨/月收运量。
雨花台区垃分办负责人曾庆辉介绍,2021年全区288个小区和831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完成撤桶并点、实现分类投放;全区共建成垃圾亭房660座,并配备桶边指导员1287名、垃圾分类志愿者1615名上岗执勤,督促、引导居民做好前端分类投放;全区共配备分类收运车辆388台,全部由专业公司采取扫码打卡方式收运,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目前,全区已投用1座区级餐厨垃圾处理中心、2座区级分拣中心、4座厨余垃圾中转站,区内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30吨、可回收物20吨、厨余垃圾日转运能力100吨。据悉,2021年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82%、集中处理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
2022年雨花台区如何推进垃圾分类?曾庆辉介绍,2022年全区的垃圾分类亭房、收运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更加便民化,吸引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此外,“两网融合”也是2022年垃圾分类重点工作。“目前收集点的可回收物箱体较小,两个纸箱子一放就满了,低附加值的可回收物收不上来。”曾庆辉说,“两网融合”指的是垃圾分类收集网和废品资源回收网融合。一是在小区开展有偿收运,由分类指导员来对居民的可回收物称重、按照相应价格付费给居民;二是在有条件的小区投放智能投放箱,自动称重计算付费,目前全区已有60多个小区投放这种智能箱。同时,终端组织专业化公司收运,所有可回收物进入街道资源回收站和区分拣中心。“所有可回收物,包括低附加值的玻璃、金属等应收尽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曾庆辉表示,2021年区处理中心的回收量从原先的每月四五十吨上升到年底的四五百吨。到2022年底前,可回收量将翻一番,达到800-1000吨/月收运量。
共享停车一直备受关注。2021年南京大力推进停车资源共享,缓解停车难,全市挖掘出超8.5万个车位对外错时共享。雨花台区停车设施管理中心主任丁胜介绍,雨花台区2021年对8个街道(园区)的21个共享停车场设施进行改造,提供1268个共享停车泊位。今年计划再挖掘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停车资源,提供150个左右的共享车位。此外,雨花台区还将开发全区找车位小程序,可以查找路内、路外停车场以及共享车位。
(通讯员供图)
- 南京
- 2022-01-24 16:56:47
- 南京
- 2022-01-24 16:25:57
- 南京
- 2022-01-24 16:22:37
- 南京
- 2022-01-24 15: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