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重磅规划聚焦沿海发展,江苏南通、盐城、连云港将“蓝色崛起”

现代快报讯(记者 周明 熊平平 文/摄)1月5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现代快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规划》提出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到2035年,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



会上,来自省发改委、工信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交通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对《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四大定位、六大任务,三市迎来重大历史使命



近日,国务院批复了《规划》,并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吴政隆书记、许昆林代省长专门作了批示,对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为第一组长、省长为组长的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规划》编制专项工作组和工作专班,建立了强有力高规格的组织推进体系。”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说。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陆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据李侃桢介绍,国务院批复和《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

一条主线:《规划》始终围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这条主线,突出绿色生态和高质量发展。

两大愿景:《规划》提出江苏沿海地区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展现新作为。

三大总体布局:一是壮大“三纵”发展轴(区域主发展轴、临海新兴发展轴、近海海洋经济发展轴);二是完善“三横”通道(北部通道、中部通道、南部通道);三是打造“三大”片区(陆海联动区、河海联动区、江海联动区)。

四大战略定位主要包括:一是长三角区域重要发展带,二是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三是东西双向开放新枢纽,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地。

五个着力:国务院批复中强调了“五个着力”,即着力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塑造滨海城乡特色风貌,着力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着力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培育双向开放新优势。

此外,六大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塑造滨海城乡特色风貌、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双向开放新优势、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更加突出转型发展、产城融合与绿色发展



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批准印发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与2009年印发的规划相比,新版《规划》除了突出近期实施、突出在全国的地位、突出政策支持等特征外,据李侃桢介绍,《规划》更加突出转型发展、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等特点,进一步彰显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新作为。

在突出转型发展方面,《规划》坚持创新驱动,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促进临港产业和医药、新材料、汽车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为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突出产城融合方面,《规划》科学布局沿海地区的经济带、城镇带、风光带和重大基础设施,推动石化、海工装备、能源等产业加快向临港园区集聚,建设一批滨海港城,提升港城公共服务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在突出绿色生态方面,《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重点打造蓝湾百里、生态百里、缤纷百里,维护海洋自然生态和自然再生产能力,展现海洋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共享美好蓝色家园。

形成江河湖海优势互补新格局



李侃桢表示,《规划》出台对于江苏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全国层面,有利于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沿海地区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出海门户,也是连接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主轴通道,在建设我国承南启北、沟通东西大通道布局中的枢纽地位突出,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具有战略链接功能,可进一步促进东中西交流合作,加强我国与欧洲、中亚、东亚国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在长三角层面,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加快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最佳的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功能拓展空间,可促进苏北地区振兴和皖北地区发展,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新动能,更好地与苏南和沿江形成策应之势,在空间上形成更加完善的布局结构,促进长三角区域更加协调均衡和一体化发展。

在全省层面,有利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沿海地区是“1+3”重点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陆海统筹发展,推进沿海地区加速隆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不仅有利于稳固全省经济基本盘,而且能够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为全省生产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供回旋空间和生态保障,形成沿江沿海沿河沿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