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南京首创“可视化”盾构,在地铁9号线“滨绿区间”始发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地轩 记者 刘伟娟)12月31日,南京地铁9号线滨江公园~绿博园区间(以下简称“滨绿区间”)盾构正式始发。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是9号线开启的第2个盾构施工区间,也是全市首个采用全景实时仿真的“可视化”盾构方式进行掘进的盾构区间。


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02标段土建4工区包含两站两区间,由中铁十五局实施建设,包含绿博园站、滨江公园站、清河路站(不含)~绿博园站区间和绿博园站~滨江公园站区间,线路全长2.53km。

9号线绿博园站紧邻并下穿在运营的10号线绿博园站,位于月安街与扬子江大道交叉口,沿扬子江大道呈南北向布设。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9号线一期的滨江公园站,位于滨江公园与江苏大剧院之间,沿扬子江大道南北向布置,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两站之间存在高度差,盾构机自始发就呈下坡姿态,加之盾构区间的地层皆为长江漫滩地层,对围护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盾构掘进地面沉降控制和盾构始发到达结果的要求都很高。不仅如此,左右两线1.1公里的盾构区间,还要在地下侧穿向阳河桥以及扬子江大道综合管廊,存在不小的施工风险。

为此,中铁十五局在南京地铁施工项目中首创了“可视化”盾构的方式,对盾构区间掘进全景实时仿真呈现。即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高新技术,通过将工程建设中沿线建构筑物、地质地貌、设备、工点等实体与BIM数字模型结合,将盾构机数据通过网络接口的形式接入到软件中,实现盾构机数据的实时接收,处理和分析,并在三维模型中进行展示。同时驱动三维盾构机模型,按照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推进,同时根据地质、危险源、转向、变坡等情况进行超前预警。“以往盾构过程中,需要多名技术人员不断翻查建设和勘察图纸。现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全线建设真实场景,各种风险点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中铁十五局集团城轨公司副总经理、南京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TA02标土建四工区项目经理陶云超讲道。

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南起建邺区滨江公园站,北至玄武区红山新城站,途经玄武区、鼓楼区和建邺区,线路全长19.7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该线建成后,不仅将改善新庄等组团的交通现状,填补河西中心地区轴向的轨道交通空白,还将加强河西与中央门、新庄等组团之间的联系,推动沿线建设。9号线规划设计了14个换乘站,其“换乘王”的规划设计,将会与城区轨道交通干线形成多个换乘枢纽,扩大轨道交通覆盖范围,方便客流集散,提高交通可达性。(通讯员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