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文旅 > 正文
渎上草木深

渎上草木深

作者:邵玉田

我是盐都西乡人,幼年随父母漂泊在外,九岁外婆将我接到她家入学,一个叫芝麻墩的小村庄,那可真的是西乡的西乡了。小时候生活的空间,在一条小船几块舱板上,而且必须是船行到目的地,等到大人们都歇下来了,这时候,那几块舱板才是我们娃娃的地盘。

记得那天晚上,从秦南轮船码头下船,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脚踏泥泞的乡村小道,忙着赶路,不敢分神,对周围环境,没留下任何记忆。第二天早上醒来,阳光明媚,突然来到一个草木茂盛的世界,这是我原来蹲守小船,无法想象到的那种乡土的未经雕琢的野性之美。

成千上万的草木,就是成千上万种美。

伟人说:“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就是这些美景,在我的眼前次第呈现,就像山河一样打开了我的心胸。当然,当时我只是一个懵懂的少年,还没有如此高的审美水平。但现在回忆起来,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确确实实,我是收获了美,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爱。

于是,我与这块土地水乳交融,求学、工作、退休、写作,情感日渐升温,表达的欲望也与日俱增,六十年的跨度仿佛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恋爱”。

尤其,退休以后写作的这二十年,我应该深深地感谢我脚下的这片草木葱茏的大地,是那些沉默的生灵给我的文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的一篇散文《芝麻墩》发在2007年4月13日《盐城晚报》副刊上:“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怡然淡定。看惯了绿色,又念叨盼着绿变黄,黄色是金,黄色是收获的季节。”“村边的那棵老槐树由绿变黄,则是他们另一个浓浓的期盼。心气极高的小辈们南下北上,打工经商。有朝一日,在落了叶的树下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边用衣角擦去挂在眼角的老泪,一边心中却早已溢满了欢聚的甜蜜。”

“上学的路上,含羞草的叶子,被我用小手轻轻地触动了一下,小叶子马上就会合拢,就如同大姑娘害羞时双手捂着脸一样,十分有趣。慢慢地,我一次次与那些绿色生命作心灵对话。”

这是2006年5月19日发在《文化时报》副刊《对绿色生命的敬意》一文的文字。实际上,是记录了当时的自己才开始从蒙昧的心境里走出,思想上有了一个新的概念——绿色生命也有丰富的情感。

绿色生命,赋予了我的使命。我笔下的每一条墨线,都饱含着这片土地上草木的爱。连续十年,我将陆陆续续积攒下来的文字编辑成册,连续出了两本散文集,一本《此岸彼岸》由江苏凤凰传媒集团出版,一本《大河之舞》由黄河出版社出版,有五十万字之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进入县区政府机关工作,也曾经是《盐城县志》新编的“盐城市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之一。由此而进一步了解到: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始建盐渎县。这片由海陆演变的土地,水资源丰沛,植物资源丰茂,人称“百河之县”。野生植物资源,有数十科几百个品种,分布在渎上的田间、河边、荡边……完全没有料到,与之触碰,这些自然生发和无意潜埋的思想与情感,竟然为我的退休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再坚实也只是基础,若想要写出真正让人心动的作品,还需要日常生活的体验、新颖独特的构思和与之匹配的诗的语言来表现。 

日子越久,相知越深,不知何日何时,忽然觉得渎水荡漾好似眼珠转动,灵感便从这儿迸发,长期的思考转化成了托物寓意文字。

继两本散文集之后,一路行一路看,借植物既抒感情,也言志向,渐入佳境,信手拈来。如《植物也具灵性》《寒风里的月季花》《心有一池荷》《桃花红梨花白》《秋蝶纷飞》《大湖水芦苇花》《对树肃然起敬》《蒹葭遍野》《百岁梅》《桃园早春的记忆》《人水相亲,百河之邑·盐都绿色发展这五年》《夕阳绿丘》《家乡的稻田》等等,好像整个世界成了自己的花园。

这些文字发到全国及省市的报刊上,对于家乡的自豪,油然而生,感觉也是对这些草木的一种回报。

渎上草木,天真无邪,质朴活络的笑脸,总会在我的心屏上出现,且常常以记录它们经历寒暑更迭,在季节的变化中感受时间的重量与温度。

作者:中国散文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