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推进“友善医院创建” 守护最美“夕阳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医疗逐渐颠覆传统就医模式,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预约挂号、移动支付、在线查阅体检报告等智能化产物,极大提升了医院服务的效率。但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受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会用手机挂号、不会用智能机器、行动不便等现实原因,引发了新型“就医难”问题。作为医疗行业重点服务人群之一的老年人却被“智能化”难住了看病的脚步。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截止到2022年常州市武进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20.0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5.99%,其中70~79周岁老年人口78055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万人(百岁老人102人),其中空巢老人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加。由于身体的自然衰老,中老年人就医的频率极其频繁,医院的智能化发展并没有为这部分群体的“看病难”带来缓解,反而加重了二者的矛盾,提高了他们看病就医的门槛。相较于更能适应时代变化的年轻人,他们需要来自社会各方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老年患者就医流程,改善老年患者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老年患者看病就医满意度,武进区着力从提升老年友善文化、完善友善健康管理、提供友善医疗服务、构建友善医疗环境等四个重点,扎实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

2021年,全省启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以来,武进区卫健部门抓住契机,严要求,补短板、树典型、抓特色,大力推进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首先,全面动员周密部署。根据实际制定武进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评价标准,开展自评自查,整改完善。其次,打造示范引领样板。每年选取1-2家试点医院精心打造,组织参与创建的各医疗机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同步提升管理和服务。第三,突出亮点抓落实。各创建单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 身优势,为老年人开展不同形式的友善服务。武进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充分发挥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精髓,为老年患者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各乡镇卫生院依托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定点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慢病随访、送医送药等健康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0%以上。武进人民医院定期开展义诊、老年慢性病相关宣传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医学知识的服务,以便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常见疾病并在日常生活中早发现早治疗。各医疗机构均设有老年就医绿色通道,建立了老年患者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共体协作管理模式;在楼梯、坡道加设防滑措施、安装安全扶手,通道无障碍,方便老年人就医;门诊、住院部配备轮椅等辅助设备;挂号、收费等窗口服务设有人工服务窗口和现金收费窗口、智能服务设备有人工值守;成立志愿服务队,为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群提供引导、陪伴等志愿服务;出入口有方便老年人上下车的临时停车区和安全标识;病床边贴有防跌倒警示标识;在醒目位置张贴醒目、易懂就医标识,将敬老用语、行为等纳入医院职工手册、行为守则,处处流露出对老年患者的关爱与呵护。

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区17家公办医疗机构、12家民营医疗机构均创建成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其中武进中医医院、武进第五人民医院、常州金东方护理院、常州福星康妇医院4家单位被评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全区在创建中不断补短板、创特色,在点滴中优化为老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就医服务质量,在软硬件上共同发力,营造出尊老、敬老、爱老的就医氛围,让智慧医疗不再成为老年人看病就医的“拦路虎”,助力老年人享受高效、便捷、温暖的就医诊疗服务,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不断提升老年人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健康局  何东、刘晓云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