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南京,层林尽染,叠翠流金。11月1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南京正式拉开帷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于11月17日至19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的40名国际青年代表和20名南京长沙两地的优秀青年代表,与国际组织官员、文化遗产专家、政府代表齐聚一堂。论坛以“数字创新创业——青年促进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共探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路径,为全球文明互鉴注入青春活力。

大咖云集共话遗产保护与传承,多方聚力擘画蓝图
开幕式上,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的代表,全球各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代表,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活动。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澳门(美食之都)、扬州(美食之都)、成都(美食之都)、上海(设计之都)、景德镇(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城市代表也受邀参会,以“创意城市”实践经验为论坛注入多元视角,共促文化遗产保护的跨界合作与全球创意网络构建。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季铁军在欢迎辞中,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来宾与青年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季铁军强调,作为连续举办八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城市,南京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也是现代“一带一路”交汇点枢纽城市,更是汇聚青春梦想的城市。他呼吁以文化遗产为纽带,深化青年合作与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及人文科学代理助理总干事莉迪亚·布里托通过视频致辞,她强调论坛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青年视为优先群体、支持其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承诺,指出丝绸之路是价值观交流的生动范例,教科文组织通过“丝绸之路青年研究基金”和“青年眼中的丝绸之路”摄影比赛,延续传统、赋能青年思想文化联结。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指出,论坛已成为世界青年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她回顾了江苏丰富的文化遗产,并讲述了江苏在对外开放、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积极作为与成就,呼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支持青年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对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秘书长杜越在致辞中表示,论坛是中外青年思考世界挑战与机遇、提出解决方案的思想交流平台。他强调遗产与创意是重要主题,而青年人是应对全球问题的关键角色,他鼓励青年通过学习,培养分析思考、数字技术与数据处理、沟通、领导力等能力。
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世界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他指出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青年贡献智慧方案。他回顾了论坛自2017年发起、连续举办八届,已有138个国家的700多名青年参与,搭建起以创新创意促进遗产保护的交流平台,并提出三点倡议: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和平发展;共担时代重任,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勇于创新创业,开拓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的新局面。
丝路起点续写新篇,“家乡之美”点亮传承力量
南京,见证着“一带一路”的传奇故事,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浡泥国王墓、天妃宫、静海寺以及大报恩寺琉璃塔上的风铃,都讲述着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友好交往、文明交流源远流长的故事。

开幕式上,“家乡之美”全球青年创意作品征集颁奖仪式同步举行。作为南京发起的品牌活动,该活动2025年以“来自家乡的民俗故事”为主题,鼓励青年通过视频、视觉艺术、文字等形式挖掘方言、童谣、民间传说中的文学元素,唤起对文化根脉的情感共鸣。2025年该活动共收到来自29个国家的青年的作品,展现了青年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24岁的柬埔寨设计专业学生昂宏利获得冠军。初到南京的他,不仅爱上了这座城的美丽风光,更被市民与志愿者的热情打动。昂宏利说,更令人惊叹的是,南京以“世界文学之都”而闻名,“我非常着迷于南京拥有许多文化设计元素,特别是在建筑设计方面,我可以在经典建筑以及现在居住的度假村设计中看到。”南京的建筑与文化元素让他深深着迷,直言这是一座适合居住的城市,希望能够再次来到南京。
数字创新赋能遗产,青年领航文明新篇
主旨演讲环节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青年力量”,五位中外专家学者分享前沿实践与深度思考,为青年代表提供“可触摸”的创新样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教育主管崔美英在主旨演讲中,聚焦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背景、目标及其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它们对青年的支持和参与。她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涵盖教育、科学、文化、信息和通信等关键领域,热情鼓励青年积极参与联合国的项目,明确指出青年不仅是联合国目标的积极贡献者,更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未来领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与对外关系部门协会和俱乐部联络官兼协调员阿塞尔·尤特盖诺娃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8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利用数字创新和技术保护、传承遗产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她不仅强调了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文化仍是“指南针”,还指出了青年在构建传统与创新桥梁、促进文化理解与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呼吁实施文化策略、联动创意产业与教育科技,营造支持青年的环境,创造包容、和平、可持续的世界。
泰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威拉·肯卡西堪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关注青年成长是其一生使命,他强调了泰国教育中仁慈、助人、俭朴等价值及文化作为教育根基的重要性。他提及泰国文化遗产的支援精神和特色活动,认为教育未来需结合文化创新与数字技术,他还鼓励大家拥有追梦勇气和服务他人的真心。
读城南京深度研学,青春方案落地生根
论坛后续将以“读城南京”为主线,开展交流座谈、主题研学及数字艺术展参观等活动。青年代表将实地探访南京大学、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德基艺术博物馆、江苏中亚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等场所,深度感受南京的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



在系列活动中,青年代表将亲身参与文化遗产的“数字创作”,推动自身从 “聆听者” 向 “创造者” 转变,为 “一带一路” 遗产保护注入“可落地、可延续” 的青春方案,让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顾闻/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