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江苏生态朋友圈又又又扩大了。8月2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历经八年多时间,全省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共记录生物物种9266种,一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5年长江南京段江豚种群数量增长至约65头。
发布会现场
根据调查结果,全省调查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79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受威胁物种141种。一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分布范围呈现扩大态势,万物复“苏”逐渐从愿景走向现实。
中华虎凤蝶
比如,溧阳市首次发现“植物熊猫”独花兰的野生种群,成为继句容市宝华山之后全省第二个分布点;“昆虫界国宝”中华虎凤蝶从2018年在南京仅调查到几十只的濒危状态,如今已在南京、镇江新增多个分布点,种群数量明显回升;“鸟中国宝”东方白鹳从扬州、宿迁、盐城等局部区域扩展至全省13个设区市;“微笑天使”长江江豚的活动范围拓展至整个长江江苏段。
长江江豚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8个豚类自然保护区中最新成立的豚类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也是唯一在主城区附近能够为市民近距离观看野生江豚提供条件的保护区。2022年长江全流域江豚最新科考和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显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数量约62头,江豚数量占干流长江江豚总数量的10.4%,约为长江江苏段总数的一半。2025年,保护区内江豚种群数量增长至约65头,且种群稳定、发展潜力良好。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