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95岁抗战老兵谈友泽喊出“背上背的是战友的命!”


“我愿意当兵”“我愿意学医”“从不害怕”“只想保家卫国”……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淮安95岁抗战老兵谈友泽家中采访。老人因腰伤,走路不太利索,但端坐如松,口齿清晰,他清楚记得80多年前的事,记得战友的名字,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些话。

“我叫谈友泽,谈话的谈,朋友的友,洪泽湖的泽。”老人眼神坚定,洪泽湖的硝烟骤然在眼前弥漫开来。1944年6月,13岁的谈友泽光着身子赤脚站在屋前,新四军洪泽淮河区区队长刘兆南俯身问他:“小家伙,可想当兵?”少年盯着对方腰间的枪穗,大声喊着“我愿意”,就这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抗战老兵谈友泽

到淮河区队后,谈友泽每天跟着队伍打游击。“你读过书识字,我送你到卫生队去学医,学好回来,替伤员包扎伤口,可好?”就这样谈友泽来到了洪泽湖总队卫生队学医,这是他第一次因识字被委以重任。对于组织的安排,他再次大声喊出“我愿意”。到了卫生队,还是娃娃兵的他看到了太多鲜血淋漓的场面,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救治前线的战友。

不到一个星期,正逢新四军四师卫生学校开学招生,谈友泽又被选去前往卫校学习,这是他第三次说出“我愿意”。“卫校条件艰苦,没有教室,常在大树下上课,没有凳子坐,党员是坐在自己的背包上听课,在腿上记笔记。”谈友泽说。

 抗战老兵谈友泽年轻时的照片

1945年初,还在卫校学习的他得知彭雪枫师长牺牲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地参加了师长的追悼会。“师长葬在半城,我们在卫校哭成一片。”结业证书墨迹未干,洪泽湖总队卫生队尹秉礼队长便带他星夜归队。未满15岁的少年,背着药箱站到了一连队列前,投身抗战。

“盱眙县城的鬼子经常有汽艇及木船运货往龟山、老子山方向开来开去,我们连在北岸用步枪、机枪一起开火打船上的日本鬼子,鬼子的机枪也不停向我们扫射,我背的不是药箱,是战友的命啊。”1945年5月,盱眙北岸芦苇丛中,日军汽艇在淮河游弋,谈友泽左背急救包,右挎药箱,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子弹嗖嗖的,我从来不怕,弹药射伤都是小事,他们来就烧房子、杀人、我们心里只有恨,只想把鬼子赶走。”老人回忆着,泪湿了眼眶。

 抗战老兵谈友泽年轻时的照片

抗战胜利后,洪泽湖总队整编,卫生队变为卫生所。谈友泽从连队调回卫生所。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除了保障部队官兵健康,他开始频繁为驻地周边缺医少药的百姓看病送药。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再次投身战场,背着那只见证过抗战烽火的药箱,跟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在炮火硝烟中延续着一名战地医者的使命。

这段烽火岁月一直印刻在谈友泽的心中,就像战友们当年常常唱起的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副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他再次哼唱出熟悉的旋律,怀念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高兴啊,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采访结束时,老人忽然起身进屋,捧出珍藏的战友合影。三个青涩少年并肩而立,边上那个挺拔身姿,正是当年的“小谈卫生员”。谈老说,这是战友,也是亲兄弟,“要是他们能见到如今的盛世,该多好啊”。随后,谈老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多枚奖章,这些功勋中,也有战友的一份。

谈友泽说,现在处于和平时代,我们的国家地位提高了,实力更强了,希望年轻人更致力于国家建设,让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富强。他期待今年的“九三大阅兵”,虽然腿脚不便,但他一定准时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感受中国人的精气神。

 记者采访抗战老兵谈友泽

记者手记

胜利从来不是历史书上的铅字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副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战胜全部敌人。”唱歌时,谈友泽绷直了脊背,颈间青筋如老树虬根,唱着《大刀进行曲》,妻子在一旁帮他打着节拍。

 抗战老兵谈友泽在唱《大刀进行曲》

谈老眼神里的坚定,一下把我拉回到当年那个烽火岁月。即使看过很多相关影片,但是从亲历者口中说出,仍让我非常震撼。听到谈老对组织每一次的安排都大声说出“我愿意”,我为之触动。

他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走进房间,拿出一沓他的军旅照片和奖章,向我讲述着当年的故事。谈及战友,他湿了眼眶,谈及如今生活,他喜笑颜开。

13岁、娃娃兵、枪林弹雨、抢救伤员、从不畏惧、保家卫国……我忽然懂得:胜利从来不是历史书上的铅字,而是代代相传的心跳,此刻每盏安宁的灯火,都是当年战地篝火未熄的余烬。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海峰 李子璇 徐梦云/文 李堃 杜飞/摄 淮安市淮阴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支持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