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铭记历史。”7月30日晚,夏媛更新了一条朋友圈,此时她刚看完电影《南京照相馆》。她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也是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就在几天前,她首次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身份,接过外婆的接力棒,来到日本,传递历史真相。
就在31年前的1994年,夏淑琴来到日本的东京、大阪、广岛等地,亲口向日本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成为战后首位赴日控诉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我活一天,就要为30多万遇难同胞讨一天公道!”夏淑琴这样说。
△京都立命馆大学夏媛演讲活动场所
“我是在替外婆讲述”
“外婆的母亲被轮奸后遭刺刀杀害,下身还被塞进一只瓶子;两个姐姐被轮奸后遭刺死;父亲跪地恳求却被枪杀……”7月26日下午,在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外孙女、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讲述了外婆童年的悲惨遭遇。
△夏媛在日本讲述外婆的经历
上台前,她手捧着外婆的照片,走得坚定。此前她做了充分的准备,夏媛告诉记者,6月得知要去日本,讲述外婆的经历。“我提前在家准备了讲话稿,因为面对的是日本人,很多人之前并不知道这段历史,不清楚外婆的经历。”在赴日之前,夏媛还特意去了一趟外婆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外婆,外婆嘱托夏媛一定要将她的经历讲给更多日本人听。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参加“家祭”
讲到外婆家一家七口被侵华日军杀害,夏媛眼中噙满了泪水。随后,她调整了呼吸,继续后面的讲述。这次出行,夏媛带了一个相框,一面是外婆的照片,一面是自己和外婆的合照。“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段历史,特别是日本人。外婆已经96岁了,我要继续替她讲述。”
演讲后,在接受采访时,夏媛向现代快报记者吐露了自己的心情,“其实,上台之前我有点紧张,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要漏掉了什么信息,因为我是在替外婆讲述。另一方面我比较感性,讲述的时候外婆童年的遭遇仿佛就在我眼前。”
她表示,面对日军的残暴行径,外婆能活下来非常幸运,也正因外婆活下来了,可能就是想给我们留一份证据,让更多的人去知道这段历史。“现在其实我一说到外婆的经历,就特别心疼外婆。如果外婆的爸爸妈妈还在,她的姐姐还在,她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
跨越31年,为了南京大屠杀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1937年12月13日起,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六周的时间里,30多万人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个冬天。夏淑琴一家9口人7人被杀害,她自己也被刺了3刀,醒来时满身是血,她和妹妹靠着炒米和锅巴,喝着水缸里的水,在亲人的尸体旁熬过了十多天。这些惨状被南京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用摄像机和文字记录,并被载入《拉贝日记》,成为历史铁证。
△约翰·马吉拍摄的夏淑琴家受害后的现场
如今每到12月,夏淑琴就会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痴痴望着亲人的名字,一遍遍呼喊,“我又来看你们了,我还在等日本人道歉。”
为了这一声道歉,为了揭露这段历史真相,夏淑琴曾一次次踏上日本,勇敢面对歪曲历史事实的日本右翼势力。
“我活一天,就要为30多万遇难同胞讨一天公道!”1994年,她成为战后首位赴日控诉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在东京、大阪、广岛等地揭露日军罪行。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参加“家祭”
1998年,夏淑琴因揭露真相,遭到日本右翼作家的污蔑,被称作“假证人”。面对诽谤,她毅然拿起法律武器,从“受害者”变为“抗争者”——2000年,她在南京起诉日本作家名誉侵权,2006年胜诉。同年,她赴日起诉被告,历经四次庭审,最终于2009年在日本取得全面胜诉。近十年的诉讼以真相的胜利告终。
胜利的消息是夏媛陪着外婆一起见证的,夏媛回忆:“当时外婆听到这个消息就很开心,她说至少日本这个法院给了我正义的判决。”夏媛觉得外婆做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让年轻一代去正视这段历史是非常必要的。
在夏媛记忆中,第一次看到外婆身上的伤疤是在十来岁的时候,当时问外婆伤疤是怎么来的,她都不说。“她是害怕的,包括来日本讲述这段历史,她内心也有过害怕。”
夏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日本政府赔礼道歉,这就像是她的一个执念,不仅是向外婆道歉,也是向30多万遇难同胞道歉。
她说:“其实,我这次来就是希望替外婆完成这个心愿做出一些自己的努力。”
“这一趟来得很值”
讲座结束后,有日本市民主动找到夏媛,表达歉意并询问夏淑琴的身体状况。日本大二学生木村莉樱曾在北京生活了15年。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以前在中国上学时,她也学过历史,了解过南京大屠杀这些历史真相,但是这次听夏媛的演讲,第一次知道日本人的行为这么恶劣。比如强奸这种事情,她是第一次知道,觉得特别愤怒,也非常伤心。“今后我希望能去了解更多的真相,也希望更多的日本学生能多了解这些事情,我们有守护和平的责任。”
夏媛说:“其实我觉得这一趟来得很值,让更多日本民众去了解这段历史,让他们正视历史,就是也希望日本政府可以承认历史。”
在日本的几天里,夏媛也见到了林伯耀、山内小夜子等老朋友,他们一起看着夏媛临行前拍摄的夏淑琴照片,约定下次来南京,再去看望夏淑琴。
7月28日,夏媛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慨回到南京。第二天,她去看望外婆,向外婆分享了她在日本的经历。“外婆非常高兴我能去这一趟,因为她也想让我接过她的接力棒,继续去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这种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做得还不够”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8周年,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26人。随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不断逝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段历史的传承。至今已有32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他们正接过接力棒,继续讲述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厅
夏媛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经常会在纪念馆做志愿服务向观众讲解外婆的经历,这几年她发现来纪念馆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参观入口常常排起长队,寒暑假也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我觉得这非常好,让年轻一代了解我们当时为什么会挨打,也会促使他们更努力。”
但是夏媛认为,目前我们还做得不够。她聊起了自己的一个经历,她前段时间去了南京一家新开的书店,在书店逛了一圈,鲜少发现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书籍。夏媛说:“南京大屠杀是南京的城市之殇,我觉得关于这一类的书籍应该放在书店显眼的位置,这样大家走进书店就可以看见。”
正如夏媛所说,现在年轻人很喜欢逛书店,书店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媒介,让走进书店的人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其实不只是书籍,目前正在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持续飙升,每一张电影票都是对这段历史的传播,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刻进骨子里的历史。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