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江苏省商务厅发布上半年全省商务工作运行情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压力,江苏积极应变、主动作为,加力激活消费强引擎、促进外贸外资提质增效、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江苏社零规模和净增额全国第一,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下半年,江苏将继续深入挖掘消费潜力、稳固外贸基本盘、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深化对外投资合作、建强开放平台载体,全力推动全省商务运行持续向好。
“苏超联赛”+“苏新消费”加速释放消费红利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江苏实现社零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社零规模和净增额全国第一。而这5%增长的背后,是积极推动“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是积极拓展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的有力支撑,是推动商贸流通创新转型的持续发力。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首批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后,江苏率先办成汽车和家电3C“一件事”,创新打造“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平台”;以旧换新政策类相关商品(汽车、家电、3C数码、家居)合计实现限上零售额3847亿元,占全省限上零售额40.3%,同比增长9.4%,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
全省累计组织举办“苏新消费”春夏两季全省启动仪式等3500余场促消费活动,组织6.5万家商贸企业参加,叠加发放超8.5亿元惠民消费券及5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赋能传统零售业态,南京、苏州入选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全省实体零售企业在渠道拓展、供应链优化、购物体验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限上零售业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7.7%。
外贸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江苏外贸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上半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8万亿元,增长9.4%;进口9339.3亿元。
记者了解到,面对挑战,江苏及时出台惠企政策,省市县三级联动深入企业走访服务、纾困解难,全力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推进“江苏优品行全球”行动,今年已发布两批贸易促进计划,省级支持的展会数扩增至288个,新兴市场展会占比提高至60%以上,组织5750家次企业参加133场境内外重点展会拓市场、争订单。
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江苏深入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围绕跨境电商等主题举办培训对接等赋能活动500余场,持续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苏州智能家电、常州汽配、南通家纺、东海水晶等优势产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全国首批印发《江苏省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3个案例入选全国技术贸易创新实践案例、占全国十分之一,6个案例上榜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50个典型案例。
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保持全国首位
上半年,江苏加快重大项目落地,举办重大经贸活动,积极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吸引外资强磁场。数据显示,全省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19.5%,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外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重点地区保持增长,欧洲国家中,德国、卢森堡对江苏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7.4%、222.5%。亚洲国家中,新加坡、韩国、日本对江苏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5%、2.6%和165.4%。
江苏进一步落实好2025年稳外资“22条”措施,从深化重点领域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提升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多个维度发力,为吸引优质外资注入强劲动力。支持各地精准招商。围绕“1650”产业体系,编制重点外资产业招商图谱。针对96个商务部重点外资项目开展跟踪服务,推动重点外资项目早落地、早到资、早达产。提升服务业领域开放水平。积极抢抓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扩围机遇,做好南京、苏州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独资医院开放试点。指导苏州市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明确试点任务和重点工作清单。
在线办理走出去业务10677项
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新增对外投资项目80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6.7亿美元;中方实际投资额42.9亿美元,同比增长8.1%。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增对外投资项目502个,协议投资额37亿美元,占比分别为62.3%、65.2%。
江苏围绕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合作园区提升计划、优化服务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对外合作。在省商务厅的积极争取下,商务部正式批复同意江苏中亚中心项目升级建设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聚力推进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鼓励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组织100多家企业赴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考察对接。以产业衔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导向,组织200余家企业参加境外经贸合作区专题推介活动,支持西港特区进一步打造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标杆示范项目。
同时,着力优化服务保障。“全程相伴”江苏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支持服务,截至6月底,在线办理走出去业务10677项。优化提升全国首创的“江苏省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外派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项目,将基础保额由50万元提高至80万元,已累计保障超17万人次,签单保费近8000万元。
累计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
信息技术产业、智能电网产业……一批超千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正在江苏加快发展。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已有省级以上经开区124家,其中国家级经开区27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加快推进国际合作园区建设进程,已建成省级以上国际合作园区18家。持续加强政策规划指导,推动全省经开区更好发挥改革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方面,江苏推动“制度型开放50条”等政策文件落地,目前已累计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开展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已覆盖14家企业、44种药品。发挥自贸试验区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此外,江苏还紧紧围绕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组织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杨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