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任红娟
- 时间:2025-07-25 10:30:30
7月24日,顶流主播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硫脲一事,冲上热搜。报道指出,有30余名“棉密码”消费者自诉患有甲状腺癌。
暗藏致病风险的卫生巾还“卫生”吗?对于声调越来越高的质疑,辛巴一方有必要及早做出解释。
众所周知,作为危险化学品,硫脲被国际癌症研究联盟列为第3类致癌物。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硫脲为禁用成分。既然是禁用成分,为何还要使用于卫生巾,难道是在赌致病概率吗?
这么做当然是为了降低成本。“棉密码”多个产品系列号称采用茶多酚卫生巾芯片,主打抗氧化的效果。专家分析称,硫脲有抗氧化剂的典型特征,且其价格低廉,不排除人为添加硫脲以替代成本更高的抗氧化剂茶多酚。有业内人士透露,这在行业内已不是秘密。若真如此,这到底是在做生意,还是在谋财害命?在商言商,控制成本自然是一门学问,但在这门“学问”之上,是规则和道义。
辛巴自称该品牌有千万用户,且不说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如何,辛巴本人知道不知道硫脲在自创品牌中存在?作为品牌创始人,要是只关注用户数据,而不关注产品问题,那就显得太业余了。
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知不知道这个秘密?延伸而论,有消费者强调因使用“棉密码”卫生巾而患上甲状腺癌,指向的是疑云和谜题。目前,问题尚停留在消费者集体送检的阶段,尚无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相关检测机构给出的数据是否权威、有关部门何时介入调查、调查应集中在哪个领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命题。
值得一提的是,硫脲是一种中、低毒的化学品,急性毒性不高,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较高的生物健康风险。目前,还没有关于硫脲针对人体的系统化毒理影响评价研究。相关消费者致病案例,究竟是否缘于硫脲,真相不能再模糊下去。无论如何,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违规使用硫脲的现象,是当务之急。
相关信息表明,在“棉密码”之外,其他卫生巾也应被严格审视。如果违规使用硫脲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那么市监等部门有责任展开全面调查摸底,彻底扫除“硫脲阴霾”,为广大消费者“扫雷”、清障。
跳出此事件的框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这类“网红造”产品开始重新审视。这不仅是因为某些“网红造”产品存在硬伤或软肋,更因为它容易在顶流网红或主播的加持下被打上名不副实的光环,从而误导消费选择。换言之,是时候进一步打破对于某些“网红造”产品的迷信了。一款产品好不好,不能只凭借网红的影响力“背书”就迷得神魂颠倒。前述自述患病者展开的维权行动发出沉痛提示,买东西,关键不是看谁代言、谁自创,而是要看质量好不好、用起来安不安全——这当然有赖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高效运行,但消费者自身擦亮双眼、理性选择,主动摆脱对于“网红造”产品的路径依赖,可谓至关重要。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