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苏绣织就新华章!第十五届江苏书展收官,销售2.56亿元创历届新高


当“书超”邂逅苏超,一场梦幻联动,让第十五届江苏书展成为“史上最出圈”的书展。76岁学者步履不停、95后读者跨省奔赴、文化名家年年打卡…… 这场盛夏热浪背后,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火爆,更是一个地域在文化传承之路上的乘风破浪。

顶流加持、文体联动,“书超”火出圈

“1978年玄妙观书市卖光了文学书,柜员问我要不要《微积分》。”当苏童带着《好天气》回到文学故乡,记忆揭开了这片土地厚植的阅读土壤。如今,这里正以更加蓬勃的姿态拥抱文化盛事——

7月7日,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圆满收官。5天时间里,实现销售25602万元、同比增加365万元,创历届新高。其中,苏州展场零售1043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全省实体书店零售 3785万元;江苏书展APP等线上销售和直播带货 10478万元;馆配团购 10296万元。苏州展馆5天入馆客流12.6万人次。

本届书展以“书香汇苏韵 阅读悦争先”为主题,更加突出主线主题,着力弘扬时代主旋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书展、“抗战为什么赢”特展前人头攒动;更加突出服务读者,着力倡导阅读新风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发布首批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分为主题、科普、文学、文化、社会五大类共70种图书佳作,目标读者涵盖小学到高中及以上等不同学段,引发广泛关注;有读者跨省、跨国来逛展,追书展的人成亮丽风景,书展相关话题数次登上网络平台热搜。

从本土作家到国际大师,文化大咖们站定“C位”,吴韵书香迸发出滚烫热度。

76岁的莫砺锋教授携《师友记》《陆游十讲》等六部作品亮相,从新书发布到旧著新发,用连轴转的行程表达对书展的热忱;孙晓云连续15届参展从未缺席,誓言“一直做江苏书展的热心人,不断打破自己的参展纪录”。

更有国际级文化阵容的加盟:曹文轩与巴西作家罗杰・米罗、波兰插画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组成“国际安徒生奖天团”,引得广东大学生庄靖涵专程跨省追星。一连五天,他在书展沉浸式打卡,集齐了毕飞宇、苏童、曹文轩、康震、沈石溪等自己喜爱的作家的签名本。

作为江苏省域书展,江苏书展一直突出本土原创,着力增强“苏版”图书美誉度。第十五届江苏书展现场举办《金陵四十八景》《同治苏州府志》《苏州故事》《打卡苏州》等新书首发和《潮打石城》《书话文脉》《大运河岸边的运河时光》等阅读分享活动,带领读者领略书香江苏的地方特色和深厚底蕴。苏州展场专设江苏精品馆以及江苏籍作家作品、凤凰2025“营销年”品牌图书、凤凰精品等专柜,展陈推介江苏入选“中国好书”“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获奖图书和畅销书、常销书等精品力作,进一步增强“苏版”图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本届书展举办期间,适逢苏超联赛第六轮“南京 VS 苏州”这场焦点之战,一场妙趣横生的“文体联动”让书展火爆出圈。参与书展的文化名家们,纷纷化身“赛事评论员”,或预测战局走向,或笑谈“散装江苏”的地域特质,让书香与呐喊在盛夏共振。

一群来自新疆克州的小朋友穿越4000公里“追书展”,在“‘文’有读城、‘武’有苏超——‘文武双全’新江苏”专题展前,“一站式”打卡江苏十三市。小男孩库提江·塔依尔笑说,克州全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他要把克州的笔画“借”给常州,助力常州赢比赛。

阅读苏州,就是读一本永恒的旧书

既有“争第一”的胜负欲,更有“共搭台”的大局观——举办了十五届的江苏书展今年已是第十次落户苏州。

从1978年开书市先河到如今托举全国顶流书展,老姑苏始终以开放的胸襟反哺新江苏。就像毕飞宇点赞苏州“敞开胸怀迎接世界”,苏童借往事勾勒故乡底色,范小青喊话苏超“苏州一定赢”,道尽这座城与文化的血脉相连。

步入D1馆的苏式书香文化体验空间,犹如走进文人雅士的花园,入眼便是一座大型的榫卯木构亭子矗立展厅中央。“承古・苏韵流芳”展区里,苏派盆景、秀雅苏扇、各色香炉相映成趣,御窑金砖博物馆的VR装置让观众“漫步”故宫三大殿,触摸金砖的历史温度;转身踏入“启今・交融重构”展区,苏州博物馆文创、黑胶猩猩等本土品牌演绎新潮江南,还能与“元萝卜”下棋机器人来一场对弈,比一比谁的段位更厉害。

B1馆的苏州文学风采展,以传统典籍“龙鳞装”工艺手法为设计灵感,将三千年吴地文脉浓缩为可触摸的立体展陈。古吴轩出版社复刻钱棨、翁同龢等状元的木刻水印笺纸,叶弥、范小青等当代名家以笺为媒提笔创作,今人与古人的字迹在纸间重逢,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笺纸对话”。一旁的《苏州历史与人物图谱》龙鳞装长卷文创更是点睛之笔,图谱信息与《姑苏繁华图》交融,阊门的市井烟火与千年历史脉络在视觉中轰然铺展。

书展首日的“旧书新知”分享会上,学者鲍鹏山以“永恒的旧书”破题,指出诚信、勇敢等价值观早在经典中完成认证,阅读古籍犹如直探人类文明的DNA;童岭则将旧书爱好者比作“slowly seeker”,在纸质书的墨香里守护AI无法替代的生命体验。

这种对经典的敬畏,在“旧书新知展区”具象化:明清刻本、民国连环画与网格本名著同台,苏州本地旧书商与孔夫子网等全国展商共构时空长廊,更有“书船长载江南月——致敬‘文学山房’第三代传人江澄波先生”活动,让百年书坊的文脉在当代续弦。

阅读苏州,就是读一本永恒的旧书。这片古老的土地正以“旧书新读”的智慧告诉世人:文化底蕴从不是尘封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活水。

“书展+”,加出盛夏文化嘉年华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不仅是一场阅读盛宴,更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强力引擎。本届书展以“+科技”“+非遗”“+文旅”“+教育”等多元模式,让书香突破书页边界,织就一张融合科技创新、文化消费与城市魅力的立体网络。

走进凤凰人工智能体验店,孩子们可以感受一把综合体质测试仪,体验“无感知AI跑步”,试一回立定跳远,旁边的大屏上会立刻给出成绩,并对你的动作姿势给出建议。

扫描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推出的《我的中国航天课》一书封面,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就出现在小读者眼前,生动演示月球车降落后翅膀是如何折叠和打开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带来VR沉浸阅读项目“奇阅西游”“火星见习生”,小读者戴上VR眼镜,就能化身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或前往火星完成探测任务。

直播间里,出版社编辑们变身“云导游”,用镜头带着观众“云逛展”。凤凰文艺出版社的主播小雅每天直播书展幕后故事,《好天气》《莫砺锋讲唐诗课》等新书通过云端创下销售佳绩。黄卫院士的桥梁建造讲座、唐江澎校长的AI教学论坛,则让前沿科技与人文思考在书展现场碰撞出火花。主办方搭建的云端阅读平台,更实现了“云逛展、云购书、云互动”的全场景覆盖,让书香突破地域限制,触达千万读者。

今年书展增设“品质文化生活展区”“文化主理人长廊”,吸引主题文创、非遗手作、书法绘画、特色茶饮等近百个品牌参展。

在“品质文化生活展区”,国家级非遗光福核雕传承人肖雪芬的小店前排起长队。南通老客驱车专程选购万元核雕,外国友人一次带走6件作为伴手礼。“现在我们的核雕做成了锁骨链、包挂,最便宜的几十元就能入手。”肖雪芬的摊位见证着非遗从收藏珍品到生活美学的转变。像这样的非遗小店,本届书展共有20多家,价格亲民的文创产品,让千年文脉化作可触摸的消费体验。

“黄金铺位”租金低廉、2000平方米的展区不计码洋。主办方对小店经济的扶持,让文化主理人们尝到甜头。宋锦文创店老板苏拾艺感叹:“主办方调整动线后,周末客流翻了倍。”东海水晶摊位前,年轻人拿着生辰八字请店员推荐水晶。“黄水晶招财”“粉水晶招桃花运”……这些好看不贵的水晶制品,为书展读者了解地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

小朋友在模拟球场体验苏超射门,文青捧着“读书人的咖啡”走进旧书展区,老人逛累了饮一杯老苏州酸梅汤……展馆里“我在金鸡湖畔等你”的指示牌下,书香与咖啡香、非遗工艺与科技体验交织成苏州盛夏的文化嘉年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曦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