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在“书超”寻书的园林大叔,重新定义了知音


7月4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江苏书展即“书超”的各个展区里人头攒动,一位戴着安全帽认真翻书的大叔引人关注。现代快报记者采访得知,他是苏州园林工人俞大叔。此次逛“书超”,他是受工友之托,寻找适合他们的书。这条视频新闻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主张“劳动归劳动,休息归休息”的他,把去书展看书、“寻书”当成了最好的休息方式。这样的“受人之托”,让他很是愉悦。

有意思的是,他寻找的书,和歌谱有关。原因是,他和工友们经常唱着歌就忘了词。他们也许来自不同的地方,但相同的爱好让他们彼此抱团、彼此温暖。

新闻视频中,一条跟帖写道:园林工人俞大叔的诗和远方。确实,尽管俞大叔所做工作要经常和草木、泥土打交道,但他依然敬畏书籍的力量,依然相信读书的意义。

他的故事让人想到在街头大屏下聆听红楼获得南大教授赠书的外卖大叔老梁,和在作家陈行甲新书分享会上获赠书和拥抱的民工大叔老刘,以及因在东莞图书馆留言而引发全网怒赞的民工老吴。他们都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仰望星空,并通过读书进入美好意境的普通人。

“插秧田里无大小”,读书也从来不分职业、不分高低。一个人无论境遇如何,只要还在努力通过读书吸收养分,就值得敬重,值得期许。一个社会,只要各行各业的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朝闻道,夕死可矣”视为座右铭,就会让书香沁人心脾,形成一种昂扬向上的社会风尚——而这,是推进全民阅读、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自古知音难觅,但“俞大叔”们自有知音:工友和网上的跟帖者。某种意义上,“俞大叔”们重新定义了知音的概念:举办15年从未间断的“书超”,是所有“读书人”的知音。无论是“总有一本书适合你”,还是“总有一群人为你守候”,都已成为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遇、最质朴的对话。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