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体佳)赣州会昌县一河流疑被污染,河水呈现出深黄色,河底也淤积了大量黄褐色沉淀物。当地村民反映,河内出现黄水的情况已经有些时日,并非偶然发生。那么,此前为何没有被发现?这条河的村镇两级河长是否有效履职?7月2日,会昌县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他们也关注到这个问题,正在调查,后续会对此进行通报。
据了解,疑遭污染的河流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境内。当地居民称,涉事河流在晚间会有浑浊的“黄水”排下来,白天估计是停止了排放,浑浊不堪的水体就会慢慢沉淀,河水逐渐变清,“黄水”中的杂质也会沉淀到河底,河床和岸边淤积了大量黄褐色沉淀物。
7月2日下午,会昌县生态环境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涉事河流为湘江支流,因其跨度较长、分支较多,溯源追查工作仍在进行中。此外,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和赣州市生态环境局也都在事发后安排调查组前往现场开展工作。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会昌县已开展河长制工作多年。涉事河流沿线,筠门岭镇镇级河长制公示牌内容显示,这条河流的不同责任段都安排了村镇两级河长,负责河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同时负责对责任河道进行动态巡查,负有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等职责目标。那么,相关河长在此前的履职过程中为何没有及时发现问题?7月2日,记者根据公示牌上预留的电话号码分别联系了村镇两级河长,其中镇级河长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村级河长听说采访后,也随即挂断电话。
“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后续会通报。”针对相关河长有没有认真履职、为何没能及时发现涉事河流的变化等问题时,会昌县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调查,相关情况会在后续的官方通报中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