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江苏书展十五年:书脊之上,“强富美高”新江苏拔节生长

苏超联赛激战正酣,一年一度的江苏书展又在这个盛夏如约而至。

迈入第十五个年头的江苏书展,是全国唯一每年举办且从未间断的大型图书展会。

从首届书展420万元销售额到第十四届2.52亿元的增长,从10万人次的现场参与到1.4亿人次的云端互动,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诠释着文化消费的“江苏速度”;2024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90.3%,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5.5本,是书展十五年如一日种下的阅读基因,正在长成支撑“苏大强”的文化脊梁。

是什么让江苏书展熠熠生辉,吸引读者翘首以盼、驻足流连?

1

十五年来,江苏书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读者至上”的办展理念——

“阅读的盛会,读者的节日”,这是江苏书展始终坚守的总定位。十五年来,江苏书展始终将读者放在首位,努力为读者打造一个高品质、全方位的阅读平台。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参与到书展中来,江苏书展不断创新办展形式,拓展办展空间。近年来除了在苏州设立展场外,还在全省各地联动开展阅读推广和惠民售书集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身处江苏各地的读者都能便捷地参与书展,感受书香的魅力。去年,第十四届江苏书展线上线下实现销售2.52亿元,苏州展场5天进馆读者超10万人次,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江苏书展的强大吸引力,更体现了广大读者对书展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


江苏书展特别注重“名家+传播”引导人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到“新华书房读书分享会”,从孙晓云连续14年携《书法有法》《中华匠心》等著作打造“签售长龙”,到麦家、康震、邱华栋、东西、马伯庸、王立群等文化大咖纷纷“跨省助阵”,再到“不刷题的吴姥姥”用物理实验装置点燃科普热情……每年盛夏,书展都会化身为思想的磁场,让不同领域的智慧在此共振,让写书人、做书人、读书人完成一场零距离对话。

江苏书展特别注重青少年阅读推广,陪伴着一代代小书迷成长。第十四届书展举办60余场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阅读推广活动,占书展总活动场次超四成;通过优化通道、调整展位等方式,扩大了凤凰新华零售展区的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扩大青少年读者展区。

此外,书展还通过设置读者留言区、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读者的参展体验。无论是舒适的阅读环境、便捷的购书流程,还是贴心的咨询服务,江苏书展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让每一位前来参展的读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2

十五年来,江苏书展深度聚焦人格塑造与人文素养提升——

在浅阅读和短视频盛行的当下,深度阅读的价值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被重新定义。江苏书展十五年如一日坚守“以文化人”“以书润心”的初心,构建起对抗精神扁平化的文化堡垒。

回顾过往,精彩瞬间历历在目。第九届时,中信出版集团携《美国陷阱》等2000余种新书好书亮相,销售码洋超36万元;旗下中信少儿的167个品种图书,短短三天便销售一空。第十届首创“云上书展”,朱永新、薄世宁、周国平等3位主讲嘉宾的讲座,每场观看人次均突破650万。

近年来,江苏书展持续创新,注重以“好书+展陈”模式打造高品质文化盛宴。第十三届书展上,“长江・大运河文化主题出版物”展、“昆虫印象”展、“三体”科幻图书展等多个特色展览,以及苏州刻书、雕版印刷等非遗民俗展示,让读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第十四届书展的连环画、恐龙大世界等专题展陈,“探秘元素王国”“集章打卡”等16项互动体验活动,还有13场研学课程,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吸引了新疆克州、江西南昌、上海等地的中小学生纷纷前来研学打卡。

在技术狂飙的时代,江苏书展积极拥抱前沿科技,为读者带来全新参展体验。第十四届书展引入3D智慧阅读系统、世界地理超半球投影系统、“我的中国航天课”元宇宙数智人+沉浸式VR等,让平面文字变得可动可感可触碰。“化石密语展”将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与科普图书联动展示,通过“文字+实物+体验”的立体阅读模式,显著延长读者专注时长。

江苏书展的十五年,正是阅读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变的十五年。当越来越多人转向线上购书,为何江苏十五年坚持不辍举办一个书展?

一组数据或许能揭开答案:疫情后举办的第十三届书展, 14万余人次走进苏州主展场,开展第二天入场人次突破6万,刷新苏州国际博览中心20年单日入馆纪录,参与人次创历年新高;线上线下销售总额同比大增62.13%,线上销售暴增的同时,苏州主展场零售也实现46.7%的增长。

这组数字印证着一个深层需求:独处已久的人们渴求面对面的思想碰撞;身处刷屏时代,需要云端看展购书的便捷,也需要“慢下来思考、静下来感受”的仪式感。江苏书展十五年未曾中断的答案,就藏在实体书展无可替代的功能性中——它不仅是书籍的展销平台,更是人们精神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3

十五年来,江苏书展有力助推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江苏书展不仅是读者的节日,也是全国出版发行业的一次行业高峰盛会。十五年来,江苏书展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积极推动出版发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为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展示出版成果的重要窗口,江苏书展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出版物,集中展示了我国出版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同时,书展还为出版发行单位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书展,出版发行单位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出版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书展期间举办各类行业分享和研讨活动,邀请出版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从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到出版融合的实践探索,从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到市场营销的策略创新,这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出版发行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江苏书展还积极推动实体书店的发展。自2014年开始,江苏书展持续开展“江苏最美书店” 评选发布活动,在此带动下,江苏的实体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此外,江苏书展还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出版机构的联系与沟通,举办“与世界一起阅读中国文学”、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等,推动“苏版好书”走向世界。

4

十五年来,江苏书展成为各地展示文化家底的优质平台——

“散装江苏”十三个地级市各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江苏书展作为全省性的文化盛会,为“十三太保”提供了一个展示文化家底的优质平台。从吴韵汉风到淮扬文化,从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到苏北大地的豪爽大气,江苏各地的文化在书展中交相辉映,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第十四届书展举办《江苏读本》《沿着运河看江苏》《这里是江苏》《江苏十三美》、南京系列专题书籍、徐州系列志书等新书发布会和《苏州全书》《七朝古都南京研究》《周庄身世》等阅读分享会,多维度展示江苏悠久历史、多元璀璨的地域文化;“无锡精微绣展示”“如皋木偶艺术表演”“垛田农民画成果展览”“铜山侯氏毛笔制作展示”“漆扇制作”“云锦展示”等一批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在书展轮番展演,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观看。

书展还通过文化市集、文化展览等深入挖掘和展示江苏各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去年,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馆新设的“苏州文化市集”惊艳亮相,古吴轩、百花书局等苏州本土文化企业纷纷入驻,将书籍展销、文化交流、文创体验巧妙融合,日均接待超5000人次,让苏式文化在书香中传承创新。今年,“文有读城、武有苏超——‘文武双全’新江苏”展区将重磅登场,打造“书超苏超梦幻联动”现场,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苏式”精彩。


江苏书展自2011年创办以来,主展场先后辗转南京、苏州、徐州、扬州等地,今年是江苏书展第十次落户苏州。在各地文化争奇斗艳的赛道上,苏州表现尤为亮眼。今年,“苏州文学周·2025”启动暨“文学苏州与世界”对话交流活动将在江苏书展主展场举行;“苏州文学风采展”以传统典籍的“龙鳞装”工艺手法,系统梳理苏州文学从先秦至今的恢宏演进历程,令人期待。

5

当我们在谈论江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十五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江苏书展而言,却是一段充满奋斗与辉煌的历程。

站在十五年的节点回望,江苏书展早已不是简单的文化集会,而是一场持续十五年的精神长跑。这里有流淌的千年文脉,有苏超联赛般炽热的阅读热情,更有“能文能武”的底气与担当。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说,“当我们在谈论江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想,我们是在谈论一幅水韵灵动的画卷,谈论一种书香浸润的文化……”正是这种书香浸润的文化,为江苏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厚支撑。

每一个走进展场的读者都能听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里,正回荡着“强富美高”新江苏拔节生长的声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陈曦

(现代快报资料图片)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