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江苏常州文化产业杭州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推介会上,《武进区微短剧产业专项政策(试行)》正式发布,“真金白银”扶持产业发展,在杭州发出“邀请函”;两地15个横跨微短剧、数字营销、文旅融合等领域的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双城联动,共拓文化产业新蓝海,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介会现场
连续十年位列江苏前三,彰显强劲韧性
△陈志良作常州城市推介
推介会上,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以“山”“水”“园”“城”四字为纲,生动诠释常州的独特魅力。常州不仅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更是一座以创新为基因的产业新城。在文化产业领域,常州正以“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培育”双轮驱动,构建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格局。
常州现有文化法人单位超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1100余家,形成了文化装备制造、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影视动漫、电竞体育、数字版权六大特色行业。其中,恐龙园文旅集团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灵通展览在展览器材行业稳居全国第一,赞奇科技成为影视渲染领域的头部企业,星渊文化传媒与芒果TV签约百部短剧、粉丝量突破3000万,这些领军企业构成了常州文化产业的“硬核力量”。2024年,常州文化产业高质量考核连续十年位列江苏前三,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常州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3家、省级园区8家、市级园区51家,形成了溧阳市农文旅融合产业,金坛区特色非遗产业,武进区西太湖微短剧、科教城文科融合、中以常州创新园版权产业、武进国家高新区文化智造、太湖湾休闲旅游产业,新北区创意基地创意产业和高铁新城数字产业,天宁区游戏视频产业,钟楼区新型文旅装备产业,常州经开区电子商务产业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共同串起常州文化产业的璀璨链条。
“5+1”矩阵,构筑武进文化产业增长极
作为此次推介会的承办方,武进区成为瞩目的焦点。这座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的工业强区,正以“文化+”融合生态圈构建为目标,推动实体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2024年,武进区地区生产总值超3400亿元,拥有上市企业5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
△薛红霞作武进区文化产业招商推介
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薛红霞在推介会上介绍,武进区已初步形成“5+1”文化产业发展矩阵,即西太湖微短剧产业集聚区、武高新文化智造产业集聚区、中以常州创新园版权产业集聚区、科教城文科融合产业集聚区、太湖湾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嘉泽农文旅融合高地。
例如,太湖湾休闲旅游集聚区以环球动漫嬉戏谷、太湖湾音乐节为核心IP,连续十年举办的音乐节70%乐迷来自省外,带动6.5亿元周边消费,成为“文化流量”转化“消费留量”的典范。西太湖微短剧产业集聚区凭借先发优势,今年3月以来,该基地已落地12家微短剧企业,完成近40部微短剧创作,预约拍摄剧组近80个,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武高新文化智造集聚区以瑞声光电、光宝科技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推动文化装备智能化升级,工研荟、天安数码城等平台正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中以园版权产业集聚区依托中以常州创新园,打造“版权大厦”,融合科技、文化、艺术资源,提供版权全链条服务,拓展“文化+国际合作”新边界;科教城文科融合产业集聚区以 AI、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孵化视感科技、睿尔曼科技等数字文化企业,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此次来到杭州,共赴一场‘杭常携手启新城’的文化之约,共谋文化产业发展新未来。”薛红霞表示。
发布扶持政策,打造“长三角短剧友好城市”
早在2006年,武进就布局“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2015年投资近10亿元打造江苏省西太湖影视基地,引进世界第二台“ULIGHT 智能光场”数字虚拟摄影棚,剧组入驻率连续8年位居全国同类基地前列,吸引了《王牌部队》《他从火光中走来》等近 400部优秀作品入驻拍摄。
为扶持微短剧产业发展,武进区在推介会上重磅发布《武进区微短剧产业专项政策(试行)》,10条“真金白银”的扶持措施覆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推广等全流程,通过创新构建“全要素保障、全周期响应、全场景覆盖”的协拍服务体系,打造长三角短剧友好城市。
△徐俊发布西太湖微短剧政策
武进区委常委、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徐俊介绍,在项目落地上,新建设投资超500万元的文化产业项目,最高按固定资产投资额10%给予200万元奖励;改造电商直播基地,最高补贴100万元。取景拍摄上,支持与文旅场景联动,单部作品最高奖励20万元,部分景区还提供免费或低价拍摄场景及配套生活服务。出版发行方面,在头部平台上线的精品微短剧最高补助50万元,点播票房高的发行企业最高补助 100万元,出海作品最高补助50万元。政策还将“体现武进文化元素”作为剧本扶持重要标准,原创剧本最高奖励30万元,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年度推优目录的作品也有相应奖励。同时,政策注重产业链协同与创新,鼓励 IP 转化、“微短剧+消费”模式及运用新技术,相关企业最高可获100万元扶持,还将搭建平台推动内容创新。
据悉,为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题,武进区设立5个亿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引导+专业管理”的模式,聚焦跨界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促进文化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
15个重点项目签约,开启“双向赋能”新模式
推介会现场,15个横跨微短剧、数字营销、文旅融合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标志着常州与杭州两地文化产业合作迈向新台阶。
△项目签约
在微短剧领域,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与新视中影新媒体签约“抖音微综艺项目”,将依托影视基地场景打造爆款内容;与杭州掌声影视传媒启动“精品微短剧创作计划”,聚焦地域 IP 开发。江苏星渊文化与超趣信息技术签约“传奇游戏产业短剧项目”,探索“内容+变现”新模式。开星传媒与杭州西红柿控股开展演出经纪合作,推动微短剧“出海”。
“文化+科技”“文化+旅游”项目亮点纷呈。江苏常亮数字科技与杭州宇宙吸引力达成数字化营销服务合作,常州视感科技与杭州渡河之众携手拓展东南亚智能乐器市场,恐龙园文旅集团与绍兴越城区文旅集团合作开发水上游项目。此外,常州维意美嘉与杭州秀佳美居的传统工艺项目、溧阳市天目湖镇人民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儿童美育研究院的共建项目,则聚焦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发展,彰显文化产业的多元价值。
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是两地企业间的商业合作,更是长三角文化产业从“单向引流”向“双向赋能”的重要转折。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常州与杭州正共同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的江南范式。
“文化之约”,长三角文化协同再升级
△常州视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骆石川
推介会上,两位在杭、在常创业的成功企业家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常州视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骆石川先生讲述了在常州的创业历程,展现了常州精神的力量;景尚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东先生则表达了对家乡常州的眷恋和对杭州创业环境的认可,为常州代言。
△景尚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东
活动期间,常州代表团一行还前往杭州的容量短剧 M511光影汇、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杭州江南铜屋等杭州知名文化企业和产业园区进行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和学习他们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此次江苏常州文化产业杭州推介会的成功举办,为两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未来,两地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加强在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如影视制作、数字娱乐、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此次推介会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常州市武进区委宣传部承办。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两地文化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活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葛小林 陈云龙/文 邹嘉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