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9月,南京市鼓楼区中小学将开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5月8日下午,南京鼓楼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现代快报记者获悉,2025年秋季学期,南京市鼓楼区中小学将开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到2027年,健全覆盖全学段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智慧分享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

开场宣传片《首善教育 智启未来》开启了鼓楼区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之旅,全景式展现了鼓楼区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智慧分享环节,南京市银城小学党总支书记张燕重点分享了学校近年来开发的人工智能三级课程,包括《对话•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智能APP的运用》应用课程和《学科生活+AI》融合课程。南京市旭日景城小学校长谢绍虎则围绕“和AI一起研与学”主题,从学校的AI智课堂、AI智教研和AI智阅读三个方面,展示了AI赋能教育、助力“减负增效”“能力跃迁”和“因材施教”的校本化生动实践。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党总支书记杜匀从政策引领、实践路径和成效展望方面,全面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与未来规划。

打造“一中心两体系”区域人工智能教育新格局

南京市鼓楼区积极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成立了鼓楼区人工智能教育赋能中心,研制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小学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导意见,旨在打造“一中心两体系”的区域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格局。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金学春介绍了鼓楼区赋能中心的蓝图和“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中心聚焦战略规划、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实践创新和评估监测五大职能,构建智能教育生态,推动教学模式革新。通过分层分类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依托“鼓楼人工智能教育云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全域共享。同时,完善组织架构与保障机制,确保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全面落地,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首善教育强区新标杆。

“总体目标是从2025年到2027年,鼓楼区构建起完善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具体目标则包括:在2025年秋季学期,全区中小学将开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2026年9月前,实现全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全覆盖;2026年12月前,建成30所具有示范作用的人工智能教育赋能基地学校,三年内分批建设具备个性化学习的50间人工智能教室,每学年根据场景需求研发10个通用教学智能体;到2027年,健全覆盖全学段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鼓楼区教育局局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侯正永现场发布了三年行动计划。

鼓楼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行动路径有哪些?侯正永现场进行了权威解读。一方面,鼓楼区聚焦核心素养,构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育体系。鼓楼区将系统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创新课程”。鼓楼区各学校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另一方面,鼓楼区还深化实践应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体系,体现在赋能教学、教研、学习、育人、评价和管理六个方面。此外,鼓楼区还将强化保障支撑,夯实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资源底座。鼓楼区实施“种子教师、骨干教师和卓越教师”三级培养体系,2026年实现全区教师人工智能基础素养达标率90%,三年内培育100名智能教育领军教师;遴选100名种子教师参加与高校与教科研机构联合举办的研修项目;创建3—5个人工智能教育名师工作室;设立“AI教育创新奖”、每年评选“十佳人工智能教学案例”;构筑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培育30个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基地。

11所学校获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基地”授牌

现场还举行了鼓楼区人工智能教育赋能中心特聘顾问的聘任仪式,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孙其华受邀担任鼓楼区人工智能教育赋能中心的特聘顾问。现场,两名顾问分别进行了干货满满的主题发言和专业培训。

鼓楼区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基地授牌仪式现场,南京市科睿小学、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等11所学校代表上台接受基地授牌。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党总支书记杨春基作为基地代表,会后感言:“我校几年前就建设了一间未来教室,通过技术赋能课堂,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倡导所有学科都要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比如最近在校园内举行的“AI汇文 AI梦想”主题班会课,利用AI技术将学校转变为梦幻般的未来场景,让孩子们对校园的改变感到惊叹。同时,运用AI工具将孩子们的梦想即时呈现,使梦想变得可见可感,从而激发孩子们立足当下,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未来教室不是炫技术,更多还是应用。”杨春基相信,未来教室将是未来的常规教室。

通讯员 胡丽丽 颜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戴明夷 刘惠勤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