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蛮灵格!苏州非遗传承人拓“福”字贺新春

 


一年又一年,春节仪式感拉满!龙年春节到来前,现代+推出“13市13场直播 看江苏人过年的仪式感”系列直播,跟着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江苏13市,看各地过年的仪式感。拓印是苏州人传统年俗。苏州碑刻之盛名冠江南,在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文庙),有着一块青石质地,镌刻于清咸丰二年的“彭蕴章书 福寿”二大字碑,博物馆将碑文“福”字复刻,专门用于拓印赐福。2月5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苏州姑苏区十全街,观非遗传承人拓福,感受墨香味十足的年味。

△潘金杰指导介绍


在现场市民、游客的围观下,在现代+的直播镜头前,由双塔街道邀请的36岁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碑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金杰,将拓包、墨汁、喷壶、宣纸、小木槌、棕刷等工具、材料一一摆放在桌上,开始了拓印展示。

△潘金杰


潘金杰6岁开始学习书法,高中起学习篆刻,2008年,他拜于原苏州碑刻博物馆高级工艺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碑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有“江南第一刀”美誉的时忠德大师门下,学习碑刻技艺的工艺。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潘金杰逐渐掌握了刻碑的工艺制作流程,如油纸双勾、书丹上石的技艺和刻碑中乱刀法的技法等。同时在拓片制作方面也学习到了乌金拓、蝉翼拓、器物拓等拓片制作工艺流程。除篆刻外,潘金杰也擅长拓印。“所谓‘拓’,就是用纸、墨摹印碑石或器物上的文字和花纹,从我国古代至近现代,‘拓’一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印方式。”

潘金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套完整的拓印制作流程分为清洗、上纸刷平、均匀敲打、弄平边角、上墨、拓完揭纸等六个步骤,这些工艺步骤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不易掌握。以上纸为例,北京故宫、西安碑林为首的北方传拓技法,一般采用干纸上纸法,这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而苏州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潮湿,一般都采用湿纸上纸法,需要事先将宣纸折叠并用清水闷纸,再吸干宣纸中多余的水,使其干湿均匀,用于上纸。“不同季节闷纸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由于苏州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且潮湿,需让旧报纸吸收宣纸水分10分钟。无论夏季还是秋季,闷纸完成后,宣纸都要摸着潮湿但不湿手,这样才算完成了闷纸。”潘金杰一边操作演示,一边为现场和线上观众进行讲解。

△潘金杰


随后,潘金杰小心地用棕刷将宣纸刷在碑面上。“刷的时候不能用蛮力,要灵活运用手腕的力量,让宣纸尽量贴合每个字的字口。”对于字体较小的区域,如印章、题跋等处,要用小木槌垫着毛毡轻轻敲打,让宣纸更加贴合,更加清楚地将印章或者题跋显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潘金杰的棕刷是从其师父时忠德手中传承下来的,这把棕刷已经使用了十多年,上面的棱角早已被时间磨平。而在整个传拓过程中,拓包、棕刷的使用频率最为繁密,可以直接影响到作品的优劣。

之后便是上墨拓印,这也是碑刻传拓的核心环节。只见潘金杰左右手各执一个拓包,左手拓包为储墨拓包,右手拓包为拍拓拓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连续进行上墨,很快墨汁便均匀地分布在宣纸上。

△现代快报记者现场体验


在此环节,现代快报记者也上手进行了尝试。记者将拓包的柄放在虎口位置,大拇指环扣拓包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合拢轻轻覆盖拓包上部,然后使用手臂的力量连续迅速轻击。“第二个拓包的墨迹要覆盖在第一个拓包墨迹的一半,从而形成连续的一排墨迹。”“不可东拍一处、西打一下,必须渐次密集、寸寸相连地连续上墨。”在体验过程中,潘金杰不断指导,纠正记者的不规范动作。很快,第一遍上墨就完成了。

整个拓印完成需要反复上墨五至六遍。其中第一遍、第二遍是基础,第三遍是关键,第四、五、六遍则是修整和补充。完成以上步骤后,潘金杰熟练地用食指和中指将宣纸揭下,这样一来,一张乌黑有光泽的“福”字便拓印完成。潘金杰也将这张“福”字赠予现代+直播间的观众们。“希望直播间的观众能从苏州碑刻技艺中,感受到苏式传统新年的氛围。”

△非遗技艺吸引市民围观


除潘金杰外,双塔书画协会的老师们也在现场,通过写春联的形式,为观众们隔空送上新春祝福。

直播回顾 | 蛮灵格!苏州非遗传人拓印大福贺新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高达 徐晓安 文/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