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身边的丝路好物 | 一杯葡萄酒里的“丝路故事”




你爱喝葡萄酒吗?你喝过有 8000 多年历史的葡萄酒吗?如今,越来越多的丝路好物和丝路文化走进了中国寻常百姓家,来自格鲁吉亚的葡萄酒就是其中之一。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位于 " 一带一路 " 必经之地的美丽小国格鲁吉亚,其实是葡萄酒的发源地。在那里,家家都酿造葡萄酒,一种葡萄可以酿出千百种口味。有一种说法,称这里的人们 " 血液里流淌的都是红色的葡萄酒 "。


△格鲁吉亚葡萄酒


千年历史的格鲁吉亚葡萄酒

微醺,正在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葡萄酒,作为享受微醺的不二选择之一,高冷不再是它的“刻板印象”,其醇厚的口感已经成为无数人治愈的存在。
随意走进一家南京街头的葡萄酒馆,热情的老板娘会毫不吝啬地推荐适合你的葡萄酒。老板娘告诉记者,不少客人也会请她代购钟爱的格鲁吉亚品牌。如果想在家小酌,你也可以在超市里选购一瓶物美价廉的格鲁吉亚葡萄酒,给生活加一点仪式感。
格鲁吉亚葡萄酒何以吸引人?

黑海宜人的暖风、高加索山脉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格鲁吉亚几乎拥有一切适宜葡萄生长的条件。

据考古发现,格鲁吉亚酿酒历史可追溯到8000年前。世界上5000多种葡萄品种中,格鲁吉亚就有500多种。


△格鲁吉亚葡萄酒酒厂内部


千年的酿酒历史,让葡萄酒已经成为格鲁吉亚的象征性元素,也成为了格鲁吉亚优势出口产品之一。

但是,说起葡萄酒,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法国。如何让格鲁吉亚这样悠久美味的葡萄酒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呢?

十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格鲁吉亚是最早响应的国家之一。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和格鲁吉亚签署的。

面对格鲁吉亚对外扩大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国家层面的合作推动,2014年,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格鲁吉亚国家议员及中格两国商界领袖、社会活动家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倡议,组建格中两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并由侨居格鲁吉亚多年的杨奇梁担任会长。

通过酒文化讲述的中格故事

初见杨奇梁会长,她身穿一袭紫红色的中式旗袍,温婉大气。她生于江苏,长期往来中格。


△格中两国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杨奇梁


“欢迎欢迎,今天一定要你们尝尝来自格鲁吉亚的葡萄酒!”热情的杨会长就如格鲁吉亚的葡萄酒一般热烈。

杨奇梁与格鲁吉亚结缘于二十多年前。“2001年,我认识了来中国学汉语的格鲁吉亚人大卫及其朋友。”杨奇梁回忆道,当时因为大家志趣相投,所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进而逐渐对这个国家和民族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也逐渐开始涉及经济交流与合作等领域。

凭着一腔热情,杨奇梁开始往返于中格两国,为中格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010年,杨奇梁认识了格鲁吉亚葡萄酒厂的老板,开始为其做葡萄酒代理。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杨奇梁等一直致力于中格交往的民间力量看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格中两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应运而生。


△杨奇梁与格鲁吉亚玛达尼葡萄酒酒厂老板郭基先生


民间的交往交流始于对文化的认同。

“促进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作为重中之重。葡萄酒文化是格鲁吉亚重要的组成部分,葡萄酒更是格鲁吉亚的支柱产业,所以我们以宣传、推介格鲁吉亚葡萄酒文化为切入点。”杨奇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多年来,促进会本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定期在全国各地召开各种层级的中格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会,人们在会上品着格鲁吉亚的葡萄酒,分享心得体会,探讨合作大计。

杨奇梁说,越来越多的中国葡萄酒爱好者通过参加文化交流会、品鉴会、展示会等不同渠道,逐渐了解格鲁吉亚葡萄酒,进而爱上格鲁吉亚葡萄酒,爱上了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的酿酒秘诀:古法陶罐酿造

百闻不如一“尝”。

随着开瓶“砰”的一声响,淡淡的葡萄酒香气弥散在空气中。“好的葡萄酒连瓶塞子都是香的咧,你们赶快闻一下。”记者嗅了嗅,一股清甜的葡萄味沁人心脾。“好甜啊!”记者不禁发出了感慨。


△记者品尝的格鲁吉亚葡萄酒


上等的葡萄酒怎么品?杨奇梁告诉我们,先是要醒酒,然后是“一看、二闻、三摇、四品”。

透过玻璃杯,记者观察到,深红宝石色的格鲁吉亚葡萄酒中夹杂着一丝紫罗兰色。闻起来,除了酒的辛辣味,更多是水果的清甜。再轻轻晃动红酒杯,葡萄酒在杯子内微微挂壁。小啜一口,初抿稍烈,但很快是樱花和梅干的甘甜味,整体口感显得柔和而饱满。即便是不太能喝酒的人,也能品鉴一二。

“格鲁吉亚很多酒庄至今还沿用着最古老的奎弗瑞(Qvevri)酿酒法,就是用一种深埋在地下的陶罐发酵和贮存葡萄酒。”杨奇梁介绍道,这种工艺酿造的葡萄酒口感浓烈、饱满,含有更多的单宁和酚物质,比用木桶发酵更能保持葡萄酒中葡萄的香味。这便是格鲁吉亚葡萄酒好喝的秘诀之一。


△用来酿酒的奎弗瑞(Qvevri)陶罐


杨奇梁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风俗:从前格鲁吉亚人饮酒都是用碗,如今演变成了用牛角杯。倒进去的酒必须一饮而尽,否则牛角杯放在桌上就会让酒洒出来。

飘香的葡萄酒,诉说更多的丝路故事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格鲁吉亚和中国的故事如同香甜的葡萄酒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愈发浓郁。

过去30多年,中格双边贸易额增长了400多倍。这里就不得不提到,2017年5月,中国与格鲁吉亚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格鲁吉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中格自贸协定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相关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目前,中国已成为格鲁吉亚最大的四个葡萄酒出口市场之一。

但其实,两国之间的贸易早已不限于葡萄酒,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

今年8月初,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在接受央视的《高端访谈》时说:“我们还要继续在中国推广格鲁吉亚葡萄酒,为此我们甚至考虑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开设旅游中心,进一步推广我们的葡萄酒以及格鲁吉亚这个国家。”加里巴什维利表示,除了葡萄酒之外,还想把高品质的农产品,还有其他产品,比如黄金和铜,带到中国。


△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


而促进会作为中格合作共赢的桥梁和纽带,站在新的起点,会长杨奇梁也在谋划着通过新的模式助力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我们目前已经成立了5个萨塔瓦多驿站(北京,南京,无锡,扬州,太原),驿站不仅仅将进一步发挥葡萄酒在合作交流中的信使、媒介作用,还将推动更多的贸易往来。”


△2023年5月,萨塔瓦多驿站在太原正式揭牌


杨奇梁始终坚信,人文交流对深化国家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在她眼中,葡萄酒并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她还建议,中格两国应该持续加大在人文领域合作交流的力度,提升两国文化领域合作水平。

现代快报+记者 龙秋利/文 郑芮/摄

(部分图片来源:格鲁吉亚国家葡萄酒局官方账号、央视新闻、受访者)

(校对 张静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