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 文/摄)每个机场都有这样一群人,“战车”和“长枪”是他们的必备“武器”,他们每天不仅要想尽办法驱赶机场附近的鸟,也要负责飞机起降跑道的道面安全;不仅要玩得转“长枪短炮”,也要做得了手工活……他们,就是“驱鸟人”。
△“驱鸟人”检查跑道道面
于文强是徐州观音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场务科科长,也是一名“驱鸟人”。酷暑夏日,机场跑道地面温度已达60℃,飞机起降带来的热浪与地面的高温交织着扑面而来,于文强和同事们在没有遮蔽的机场飞行区巡逻执勤,汗如雨下。他们在太阳的炙烤下保护着进出航班的安全,却很少有乘客知晓他们的付出。
“能吃苦”班组:忍受高温炙烤,不间断驱鸟
每天早晨6点,装载着“枪炮”的皮卡车会准时驶入徐州观音国际机场跑道,悄然开始一天的忙碌。
“我们班组有10个人,分组轮班,一个班四五人,车巡和步巡相结合,只要航班运行,驱鸟一刻不停。”于文强开着“战车”一边巡逻,一边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驱鸟人”的工作。
9.8公里的围场路,开车慢速绕行一圈约25至50分钟,如果需要检查维修驱鸟设备,一圈下来则要两个多小时。
△于文强和同事检修煤气炮
记者看到,围场路每隔一段距离都放置了假人、煤气炮、风轮等驱鸟设备,整个飞行区共分散放置着30台煤气炮,每隔几分钟就会自动发射炮弹,利用爆炸的巨响驱赶鸟儿,并不会伤到它们。
“这个煤气炮怎么不响了,我们过去看一下。”于文强招呼着同事下车维修,当他刚触碰到煤气炮时,他的手下意识地回缩了一下。“真烫啊!”说着,他和同事们忍着高温开始了维修作业。短短几分钟后,于文强的工作服便被汗水浸湿了,脸上豆大的汗珠排着队往下滚落。
“衣服都是干了湿,湿了再干,习惯了。”于文强笑着说,继续开车巡视。由于他们需要不停地下车检查驱鸟设备是否正常、围界是否松动、排水沟的覆盖网是否完好……车里的空调开和没开一个样。
“塔台塔台,场务申请进入跑道驱鸟。”于文强用对讲机向塔台发送申请,在获批5分钟的驱鸟时间后,他快速开车沿着跑道行驶,同事则摇下车窗,举起驱鸟枪一路连发驱鸟弹。“砰砰砰……”接连不断的声响,鸟儿四散而飞,跑道静了下来。
这看似英姿飒爽的一波操作,对“驱鸟人”来说,可并没有那么酷。于文强说,他们最高纪录一天打了480发,因为声音太响,打完枪后同事们的耳朵都嗡嗡直响,耳鸣的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跑道上地面温度白天达60℃,前两天我测了一下达到68℃,大家就在这滚滚热浪中作业,依然很有激情。”每天,“驱鸟人”不仅要在围场路巡视,还要在航班起降间隙进入跑道驱鸟,再加上道面维护、净空管理、喷洒驱虫药、除冰雪、修剪草坪……其实,“驱鸟人”承担着飞行区内很多工作,每一项任务都与飞行安全高度相关。“根本闲不下来,正常上班时间是早六晚十,但遇到突发情况,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忙完也很正常。”
“实力”班组:与天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谈到自己的这份工作,于文强说行业里有句话,叫“与天斗”。“生态环境好了,鸟的数量多了,我们驱赶作业量就大了。再比如冬天下雪,我们要及时快速除雪,做的都是跟天对着干的事情。”
辛苦点不算什么,最让同事们心里过不去的,是即便付出了大量努力,却因不可控因素太多,还是无法完全避免鸟击事件发生。
据估算,一只重量为500克的飞鸟在飞行过程中,与一架飞行时速为37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高达3吨的冲击力,超出飞机设计标准的2-3倍,就像一颗“炮弹”打在飞机上,严重时可造成飞机坠毁。所以“驱鸟人”要不停地巡视跑道,密切关注航班起降动态,与时间赛跑,抓住间隙频繁出入跑道进行驱鸟。
△于文强栓紧拦鸟网
说到驱鸟方法,“驱鸟人”可谓煞费苦心,想了各种各样的招数,同时也练就了一身“武艺”。“主要是靠视觉、声觉、嗅觉全方位驱鸟,你看围场路放置的那些假人,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于文强自豪地介绍,班组成员们除了会打驱鸟枪、维修驱鸟设备外,还会制作假人、缝制驱鸟网,可谓扛得起“长枪”,也拿得起针线。“固定拦鸟网的杆子,也是我们自己加工自己做的。”
据于文强介绍,经过机场和员工们近几年的不断努力,鸟击事件发生率持续降低,数据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鸟击是全世界民航公认的安全难题,我们尽最大努力去控制这个事情,机场的鸟防水平不断提高,还是很有成效的。”
“特色”班组:皮肤黑,能喝水
班组10名“驱鸟人”中,除了于文强是1987年出生的,其余清一色90后。“我们班组的特点,就是都黑。那些年轻小伙刚工作时,还会涂抹各种防晒霜,戴上防晒袖,后来发现出汗太厉害,根本没用,也就索性不用了。”于文强笑着说,看肤色,便能看出谁是“驱鸟人”。
每到6至9月份,是“驱鸟人”最头疼的时期,因为燕子开始增多,它们喜欢在空旷地带练习飞行,加上对人类的警惕性不高,驱赶起来很烧脑。“燕子不光不怕人,还有亲人的习性,有时候用尽各种办法驱赶,它只是后撤一点,然后又回来了。”
对于燕子这种“捣蛋派”鸟类,班组成员想了无数招。用驱鸟枪声觉驱赶,用氨水及生物驱鸟剂嗅觉驱赶,效果都不理想。“有时候生物驱鸟剂沾到我们身上,那刺鼻气味真是连家人都嫌弃,可燕子就是不怕,我们只能加密驱赶频次,和它们斗智斗勇。”
出去巡防一圈回到办公室,于文强拿起他那容量为2升的超大水杯,咕咚咕咚一口闷,短短十几秒,杯子里的水就见底了。因出汗太多,“驱鸟人”每巡防回来都要猛饮水。“我们队员没有小水杯,都嫌一个劲接水麻烦,都是大水杯一口闷。”
工作一天下来,于文强和同事们徒步行走的里程在15公里以上。在如此高温蒸烤下,还要高质量完成巡查维护任务,每一秒都是挑战与考验。“也有好处,我们不用去蒸桑拿了,身上都没有湿气。”说完,于文强开心地笑了。
△“驱鸟人”在跑道上驱鸟
“潜力”班组:人人爱钻研,个个是“专家”
观音机场所在地区气候适宜,鸟类资源相对较丰富。据飞行区管理部部长刘乾介绍,于文强带领的这个班组定期会进行一些生态调研,研究飞行区及周边区域鸟类、虫类、草类的结构,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飞行区杀虫,全面喷洒除虫剂,确保道面安全。
“他们每个人在不同领域都有一定的专业性,大家在保证常规工作的同时,还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承担了一些其他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刘乾称,有的成员负责生态调研,有的研究虫防,有的是鸟情调研员,有的负责科室管理工作,各自侧重点不同,每个人都爱钻研,也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专家”。“像研究鸟类的成员,对鸟的外观、习性了如指掌,鸟儿从眼前快速飞过都能直接说出是什么鸟。”
于文强说,随着近几年生态的变化,来机场“做客”的鸟儿种类不断增多,白鹭、戴胜、灰头麦鸡、麻雀、雀鹰、斑鸠,他们都能见到。为了驱赶这些鸟类,在观音机场198万平方米的飞行区域,班组成员一年至少用3至5吨氨水、2吨生物驱鸟剂以及2万至4万发驱鸟弹,但他们只是科学驱鸟,不会对鸟造成伤害。
“只要不影响航班安全,我们希望和鸟类和睦相处。”于文强称,有时一些鸟儿卡在拦鸟网上,他们发现后也会及时将它们救下,选择远离机场的区域放飞。
(编辑 谢静姝)
- 江苏
- 2022-08-22 09:16:24
- 江苏
- 2022-08-22 07:42:43
- 江苏
- 2022-08-22 00:48:47
- 江苏
- 2022-08-21 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