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夏衍 李容刚 记者 王晓宇)3月9日13时55分,随着最后一根电缆的连接螺丝拧上并一次送电成功,连云港紧急增设的7个方舱实验室投入使用,全市的日核酸检测能力将提升至210万人次。
△方舱实验室建设现场
“方舱实验室早一分钟建好,就能早一分钟发现潜在的阳性病例,我们就是在跟新冠病毒比速度!”看着方舱实验室的电源指示灯顺利亮了起来,负责此次接电任务的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三新公司总经理孙汝成终于松了一口气,此刻距离他接到任务,仅仅过去15个小时。
3月8日晚10时,孙汝成接到通知,为大幅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将在连云港体育中心紧急增设7个方舱实验室,要求必须保证在3月9日投入使用。
“孙总,你就下命令吧,我们能抗住!”三新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服务部经理陈建两眼布满了血丝,尽管已经连续几天奋战,但仍然充满斗志。
一场电力保障的攻坚战随即打响!一小时之内,50名“大圣”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集结完毕,7个方舱实验室接电所需材料和工器具准备完毕,点点繁星下,8辆工程车冒着夜色赶赴市体育中心。
△“大圣”共产党员服务队彻夜奋战
“我看了一下现场,每个实验室用电至少60千瓦,7个需要420千瓦,咱们得用240毫米的电缆。”陈建说完,便从体育馆里的电源处往外走,边走边计算着步数。“一共143步,240毫米的电缆准备150米!”长年累月的现场抢修,已经让陈建的脚步成为了精准的标尺。
“35毫米电缆准备1300米,70毫米电缆准备100米。”在陈建测量距离后,服务部经理杨益钦根据7个方舱实验室的定位,完成了剩余两个型号电缆的长度测算。
陈建曾在2020年疫情期间完成了连云港四院的方舱实验室送电,对于这项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利用现场勘察的间隙,迅速完成了人员分工和物资调配。
为了赶施工进度,电缆敷设完全靠队员们手拉肩扛,深夜的体育中心静寂无声,队员们整齐划一的号子响彻夜空。
凌晨4时,两台“一进六出”电缆分支箱安装到位,1500多米电缆全部敷设到位。
“绝缘试验数据合格,具备送电条件!“队员们认真一一核对着试验数据,确保万无一失。
△供电员工做最终的送电准备工作
此时,队员们已经十分疲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有的席地而坐眯着打盹,有的在工程车上和衣而卧,等待着投入下一场战斗。凌晨5时,由苏州转运来的第一个方舱实验室就位。5时45分,第二个到位……
下午1时55分,历经15个小时奋战,队员们圆满地完成了此次送电任务,为连云港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通讯员供图)
- 江苏
- 2022-03-06 23:09:39
- 江苏
- 2022-03-07 03:13:51
- 江苏
- 2022-03-08 11:48:32
- 江苏
- 2022-03-09 17: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