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葛菲建议:完善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人宣 记者 卢河燕)2022 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们一展风姿,在全国带动起新一轮体育运动热潮。如何让体育事业人才辈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菲建议,尽快建立中小学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体育人才的高素质、高质量培育。


△葛菲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对于促进青少年体教融合发展也已经陆续出台文件,有了初步的构想。2020 年 8 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各地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

"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在 2018 年和 2019 年,教育部连续两年印发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 2020 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 2020 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葛菲认为,这两份文件使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不再有小学升入初中的政策倾斜。

对此,她建议,体育、教育部门在遵循体教融合 " 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 " 的总体原则上,各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注意政策的延续性和统一性。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对各地在体教融合工作中做出的创新举措、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 破除对招收体育特长学生的顾虑,是推进工作的关键。体育、教育部门应加大沟通力度,共同出台保证体育特长学生的升学政策。" 葛菲建议,鼓励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基础上,采用省(市、区)队校办等方式,提升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区域内形成小学、初中、高中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布局、合理谋划,形成体育后备人才的梯次性发展,避免人才青黄不接。

虽然近年来已经形成了 " 不再唯金牌论英雄 " 的良好社会氛围,但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葛菲对于体育苗子有着更为长远的思考和期望。

她希望通过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在保障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同时,鼓励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和全面素养的提高,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 这也要求特色学校要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原则,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落实到学校的育人理念中,提升学校体育文化,真正让所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葛菲说。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