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分三档为老年人给予高龄补贴

现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杜雪迎 文 / 摄)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3 月 8 日,江苏发布《江苏省 " 十四五 " 公共服务规划》《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 年版)》(以下简称《规划》和《标准》)两份关乎 " 十四五 " 民生大事的重磅文件,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文件进行解读。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蒋同进表示,截至 2021 年底,江苏省常住 60 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 1883 万,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了 22.6%。未来几年,每年 60 岁以上人口净增长应该在 120 到 150 万之间。面对这种形势,提供和发展基本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是政府部门应当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任务。

蒋同进介绍,《标准》和《规划》的基本养老服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开展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服务。" 十四五 " 期间,江苏将建立广泛覆盖、科学有效的老年人能力评估体系,为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能力综合的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老年人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据,也为政府今后的动态调整,制定我们的养老政策提供参考。同时,评估结果将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享。第二,完善福利补贴政策。针对不同年龄、经济条件、生理状况的老年人,江苏省将进行精准落实福利补贴的政策。此外,江苏省还将老年人分为 "80 岁 -90 岁 ""90 岁 -100 岁 ""100 岁及以上 " 三个档次,并分档次对他们给予高龄补贴。第三,增加精准服务的供给。对于居家的独居、空巢等困难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居家探访和帮扶。

下一步,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聚焦老年人依法享有的物质帮助、政务优待等具体的精准化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不仅如此,民政部门还将强化基本养老服务的供给保障,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空巢、独居、高龄等老年人的需求,并逐步拓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同时,引导各地通过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培养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的方式,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此外,相关部门还将补齐农村的养老服务。加强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和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

在发布会上,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此次《规划》和《标准》将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确定为 " 十有三保障 ",在国家标准之上还增加了 " 逝有所安、行有所畅、环境有改善、公共安全保障 "4 个领域,更好满足江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