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南通市人大代表黄晓峰:奋力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莹)翻开今年的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沪苏跨江融合”是高频热词,同时贯穿了去年的工作总结、今年的重点工作以及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无疑,深化跨江融合发展,打造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是南通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时代命题。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08年,随着苏通大桥正式通车,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沿着大桥,加速向南通聚集,引入苏南先进理念建设的苏通园区和锡通园区两大跨江融合的样板园区应运而生。

△苏锡通园区

为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响应省委、省政府鼓励跨江融合发展部署,2020年,苏通和锡通一体化融合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南通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园区肩负着南通市委市政府赋予的打造“高水平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新使命,也是南通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跨江融合是苏锡通园区的首要任务,融合什么?“融合产业!”作为一名新晋人大代表,苏锡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晓峰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融合产业的首要关键是招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市里提出了产业倍增三年行动,园区自我加压确立了“产业三年倍增、两年完成”的目标。

△南通市人大代表黄晓峰在发言中

纵观园区的融合发展史,也是在园区深耕十年之久的黄晓峰亲历的一段历史。“我们的跨江融合实际上从十年前就开始了,园区内70%的企业都来自上海和苏南。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深化跨江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黄晓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首先要明确“主攻方向”,精准对接苏南、上海地区,加快推动苏南、上海的高端制造环节向园区转移落地。同时对现有的招商再优化,打破“多条线”,打破“大锅饭”,整合行政、事业、企业等招商单元力量,分成6支队伍,分别联系挂钩苏州、上海、无锡几个板块,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朋友圈招商”,确保“每天有出访、每月有活动、每周有签约”。

为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虎年首个工作日,南通锚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相继召开新春动员大会,全面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而报告中也将“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三大活动列入今年的工作要点。

在招商引资的赛道上,优化营商环境既是“必答题”,更是“抢答题”。“营商环境一直是园区的‘金字招牌’。”黄晓峰回忆称,因为对标苏南高标准建设园区,早在十年前,园区成立之初便学习苏州工业园区先进经验,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对企业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园区内基本实现营商环境零投诉。这也是园区初期零基础、零配套情况下能够招引一批优质项目的重要法宝。

“但我们不能一直躺在‘功劳簿’上,不进则退。”黄晓峰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园区也慢慢出现了思维固化、创新不足的问题。园区将在坚决贯彻落实营商环境提升举措66条的基础上,坚持用户思维,强化流程再造,对园区的营商环境进行“全面体检”,制定并落实提升工作清单,擦亮“万事好通.舒心办”服务品牌,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全市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

△苏锡通园区

在黄晓峰看来,优化营商环境,不是简单的“机关作风”的提升,而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全市更深层次对接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的背景趋势下,园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采访中,黄晓峰坦言,与此同时,国土空间、环保总量等要素保障难题日益凸显,对园区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因此,为高水平完成市 “招商引资突破年”下达园区的目标任务,保障招引项目顺利落地,作为代表,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支持苏锡通园区加强要素保障,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从优化完善园区国土空间管理体制以及统筹协调解决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两方面向大会建言献策。

(苏锡通园区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