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美林 丁然 记者 王菲)“活到老,学到老。”“京剧班棒棒哒!”“老了,也要活得开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盐城东台老年大学从1993年的一个班二十几个学员,到如今舞蹈、声乐、器乐、体育等三十多个班,每学期学员近2000人次,这里俨然已成为文化养老的时尚去处。
学习十年以上的老年人占30%
在东台市区红兰路,颐年园是一处地标性地点。繁密的绿植隔开了建筑与马路的距离,老干局和老年大学就“藏身”于此。
“老师,我想学习怎样在朋友圈发视频。”记者来到智能手机应用教室,只见一名学员提问后,老师走下讲台,坐到学员中间手把手教学。旁边的学员们都围拢过来,学习兴致浓郁。
“我们唱的时候,要讲究字头、字腹、字尾……”京剧课堂上,学员们跟着著名京剧票友的老师学唱京歌;舞蹈教室里,60多名学员跟着音乐节拍翩然起舞,一招一式颇有青春的风采;书法课堂上,老师从书法的源起、精髓和运笔手法讲起,带领现场的学员们领略书法的魅力。
今年92岁的陈守根从老年大学创建那年就来报班了。从第一节保健班开始,一学就是二十多年。后来,老年大学开设的班越来越多,陈守根学过英语、计算机,练过乐器、交谊舞,兴趣爱好愈发广泛,经常一报就是几门课。
今年,陈守根选择了书法。“泼墨挥毫,看似波澜壮阔,其实更需要一份闲适和淡定。”陈守根说,退休前没有时间好好练字,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茶余饭后练练字看看书,身心都更愉悦了。张建军是今年这学期报班最多的学员之一,京剧、唱歌、古诗词、太极拳……周一至周五,他几乎每天都有课。
3年前,张建军还没有接触老年大学课程,业余时间多数是约上几个麻友一起打麻将。告别麻将桌,参加了老年大学的文化艺术培训和体育锻炼后,张建军告别了久坐的腰疼,内心也更充实了。
有滋有味,是老年大学绝大部分老年人的心声,很多老年人到老年大学后,都不愿意结业,像陈守根一样一年接着一年学。
据不完全统计,东台老年大学建校以来,学习十年以上的老年人占30%,学习五年以上的老年人占85%。
缓解学位不足,学校增加专业和上课频次
专业课程的开设,彰显时代印记。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最初,老年人比较喜欢来上保健课、中医课,学些对身体有益的技能。这些年,老年人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健身舞、京剧、器乐、书画等课程也颇受欢迎。
“一面是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迫切愿望,一面也存在老年大学学位不足的客观现实。”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朱茂华介绍,为了缓解这项矛盾,学校不仅增加了很多专业课程,还采取轮流使用教室的办法,尽量让每个专业每周都能开一至两节课。同时,很多热门课程都搬到大教室上,如果座位还不足,就让学员坐教室后面的加座听课。
东台市中医院在老年大学开设中医理论班已有20多年之久,是老年大学人气较旺的课程。周二下午中医课上课前,任课老师万圆圆还没到,很多学员就拿着讲义自己预习起来。记者在教室门外看到,教室里座无虚席,来晚了的学员就自己搬把小椅子,坐在教室最后。
虽然没有升学任务,但在老年大学,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者却不在少数,不少学员经常外出表演,参加各类比赛。
- 江苏
- 2021-11-01 13:16:18
- 江苏
- 2021-11-01 11:20:03
- 江苏
- 2021-11-01 10:52:43
- 江苏
- 2021-11-01 1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