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2021 年是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大江苏如何打拼?1 月 26 日上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南京开幕,省长吴政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5% 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20 万人等。为实现上述目标,江苏今年定下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涉及产业发展、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教育公平等方方面面。新鲜出炉的许多民生利好,事关 8000 万江苏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快来一起关注!
预期目标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
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5% 左右,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城镇新增就业 120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 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 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 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晒举措
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十大重点工作
为实现 2021 年的目标,报告强调,要着重抓好十个方面工作。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相比五年工作部署,2021 年的工作安排更加具体、更加明晰,是今年政府工作的施政大纲,也是细化分解任务和督促检查工作的重要依据。十大重点工作包括:
第一,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第二,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三,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着力培育消费需求、增加有效投资;第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第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第六,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促进经济循环高效顺畅;第七,更大力度推进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第八,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民生福祉;第十,着力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守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十大方面重点工作,细化出了不少小目标和具体举措。比如,在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方面提出,大力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供给。同时,优化人才培养引进体系,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让更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团队在江苏大展身手、创新创业。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 " 大数据 + 优势产业链 " 行动,扎实推进 "5G+ 工业互联网 " 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民生福祉
2021 年,这些关切你我生活的大事安排上了
十个方面工作不仅为全年发展明确了重点,还传递出了一大波民生利好,关乎你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快来看看,哪一件是你最关心的?
交通
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和通苏嘉甬等过江通道
加快南沿江、宁淮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和通苏嘉甬、盐泰锡常宜、合新铁路及张皋过江通道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建设和水库安全消险等重大工程。同时,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大高铁、城际铁路、市域 ( 郊 ) 铁路和航空、过江通道建设,推进内河航运发展,加密近洋航线,优化远洋航线,加快打造海陆空综合性立体化国际国内运输大通道,大力发展江海、铁水、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社会保障
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
完善多层次会保障体系,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力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大力促进补充医疗保险发展,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工作、优抚安置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制度,进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医疗健康
加快推进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加快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大力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 "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扎实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做好奥运会和全运会备战参赛工作。
教育
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综合育人、实践育人,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强 " 双一流 " 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老一小
加快适老化设施改造与建设,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着力解决好 " 一老一小 " 问题,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适老化设施改造与建设,促进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高效协同,更好地方便老年人生活;同时,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
环保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抓好长江 " 十年禁渔 " 工作,做好退捕渔民安置转产和社会保障,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管,确保禁到位、禁彻底。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及 " 十四五 " 行动方案。
文化
高标准建设并运营好扬州 ( 中国 ) 大运河博物馆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化文化产品高品质供给,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大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并运营好扬州 ( 中国 ) 大运河博物馆。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鹿伟 张瑜 徐红艳 / 文 顾炜 / 摄
- 江苏
- 2021-09-12 21:22:19
- 江苏
- 2021-09-12 20:59:30
- 江苏
- 2021-09-12 20:10:07
- 江苏
- 2021-09-12 19:48:57
- 江苏
- 2021-09-12 1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