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人大代表夏道虎解读“两高”报告,江苏多项司法探索经验被全国推广

现代快报讯(记者 鹿伟 张瑜) 5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道虎在审议“两高”报告时提到,从艾文礼受贿案到苏州倪菊葆案,江苏不少经验和做法被“两高”报告频繁提及。疫情防控期间,江苏“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防疫机制,南通法院研发的“支云庭审系统”被最高法院推广,这些“江苏作为”都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主动融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夏道虎 通讯员 曹伟/摄


夏道虎在发言中提到,报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定坚决,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江苏省法院审结的艾文礼案,是一起重大典型案件,既彰显党和国家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又有利于督促违法犯罪人员悬崖勒马、及时悔悟。”他说,报告中还提到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通信网络诈骗、高空坠物等犯罪行为,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的担当作为。
“两高”报告践行为民宗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夏道虎说,报告中提到了苏州中院再审改判倪菊葆案,坚持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错到哪里纠到哪里,充分体现了坚决依法纠错的鲜明态度。
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也是有力有效的。夏道虎介绍,2019年,江苏法院“法官进网格”实现全覆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法院组织了1万多名干警第一时间“进网格”“进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监测、复工复产检查和矛盾纠纷化解。“江苏‘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防疫机制“大显身手”,得到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全面展示了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际成效。”他说。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大显身手”,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更加完善,实现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夏道虎提到,南通法院研发的“支云庭审系统”实现了与内网审判系统、庭审直播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实时互联互通,引领了互联网庭审的新方向,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审判执行工作,得到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应用。
审议过程中,夏道虎建议加快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立法进程。他说,2019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首次突破3000万件,人均办案数228件,相当于全国每一名法官每一个工作日都要办结一件案件,办案压力持续增加,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但部分地区通过把调解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中,实现“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已经呈现出“收案下降、质效上升”的良好态势,去年江苏有54家基层法院收案出现负增长。为此,他建议加快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立法进程,规范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界定、纠纷解决资源配置、工作机制和程序设置等问题,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的程序效能。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