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法治 > 正文
江苏滨海:民兵应急抢险训练有生有色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何文雄  孙海  记者  姜振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7月26日,计5期的滨海县2022年度民兵训练工作在嘹亮的《团结就是力量》歌声中顺利落下帷幕。回望一个月的训练,汗水伴着硕果,团结伴着友谊,训练工作取得了圆满效果。

集训前,滨海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陈亚新强调: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从这个意义上讲,绝不能以“民兵不是兵”为借口,降低训练标准,放松训练要求,必须从民兵担负的使命任务出发,确立一套踮踮脚、蹦蹦高才能够得着的标准,牵引民兵训练不断上层次、上水平,才能肩负起应急应战的重任。人武部充分发挥退役士兵的素质优势,让他们在基地化训练中担任训练教练员、理论讲解员、班长骨干等,形成了人人当教员、个个勇争先的局面。



“管涌、散浸、滑坡、漏洞及裂痕的抢护方法……”7月16日上午,记者在演练场看到,70名民兵一字排开,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应急抢险课目训练,炎炎烈日阻挡不了民兵训练的热情,汗水洇湿了迷彩服,个个脸上晒得黝黑。来自天场民兵代表丁雅吉,有着12年的军龄,14年党龄,退役后任村村书记助理,他信心满满地说:“经过‘脱胎换骨’式的集训,提高了我的军事素质和教学能力,我一定当好民兵教练员,发挥好示范与教学任务,以实际行动推动民兵训练再上新台阶。”

据负责这次训练的人武部邵参谋介绍,此次参加集训的队员有退役军人、有公司负责人、企业员工、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村干部,他们在训练场,都觉得找到了当兵的感觉。训练教学比学赶超,每天加班加点对课目教案编写、背记,队员们互帮互学,为集训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军队退役士官刘德保,是军械高手,经验丰富,当兵12年,获得7次三等功,12次嘉奖,当得知滨海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培训需要军械保养教练员时,毅然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南通所在单位请假回到家乡参加民兵集训。



“没有体验过(当兵)这样的生活,我觉得挺新鲜的。虽然过程中有辛苦和汗水,但是我们的舍友和教官都很和谐,我觉得很开心。虽然很辛苦,但是学习到了很东西,比如说团结和不怕苦的精神。”既是民兵又是医护教练员的滨海县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李静说。

陈涛镇训练民兵刘德超说:“ 自从参加县人武部组织的基地化民兵训练,无论从生活学习工作上,同志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回去之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发挥好更大的作用。”

18岁的独生子女秦亮是一名在校生,利用假期主动报名当民兵,想在训练场上锻炼提升自己,学习大家不怕吃苦耐劳的精神。用他自己的话说,平时在校体会不到这种当兵的感觉,在教室里也体会不到民兵的训练之苦,这次训练,让我不再娇气,我要把这种不怕吃苦、团结协作的精神带到学校,影响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挥洒青春,报效祖国。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会随时听从召唤,实现人生价值。”界牌民兵潘安业曾是一名边防兵,退役后当起个体老板,手下有30多名工人,多次参加参加抢险救灾。这次民兵集训他是教练员,他严格按照训练要求,教练民兵,确保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我加入应急连已经三年了,从来没有哪次训练像今年这么有劲头,作为当过兵的人,训练根本算不上苦,当滨海遇到洪涝灾害,我会义不容辞的冲上前去。”一名应急连老战士薛亮深有感触。他部队退役后任村干部,2021年盐城市在滨海县举行全市抗洪抢险演练时,他5天坚守在阵地上,外公去世都没回去,受到在此观摩的盐城军分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整个训练期间党旗高高飘扬在训练场,党组织的力量潜移默化融入了民兵训练工作,融入了训练官兵的心中,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立起了标杆,竖起了形象,彰显了作用,训练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组织力、行动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组织好此次集训,该人武部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选优教练,制定集训方案和计划,明确训练科目、内容,做好集训队食宿、安全管理、器材保障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参训人员全身心投入训练。 虽然集训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组织严密,参训人员能勤学苦练,互帮互助,严守纪律,不仅提升了素质而且磨练了作风,为今后组织应急拉动和遂行任务奠定扎实基础。

滨海县人武部部长卓琪林表示,“滨海民兵在抗洪抢险、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中组成“党员民兵突击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铁拳头’,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点赞。这次训练大家学习很用心,学的也快,整个集训质量比较高,达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希望大家回去后发挥好自身作用,切实将集训所学应用到实战中,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