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法治 > 正文
女子险遭“公检法”诈骗 民警及时止损3万元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宋伟伟  仇才波  徐佳丽)12月18日17时40分许,辖区居民周先生(化名)向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永丰派出所报警求助:称其妻子吴某(化名)接到疑似诈骗电话长达半小时了,自己怎么劝都听不进去,请求民警帮助。

接到报警后,民警杨瑞杰带领队员争分夺秒赶往沈先生家中开展调查。到达周先生家中后,只见吴女士神色慌张,正在与人通话。见此情形,民警立即表明身份,紧急阻止其通话。



经吴女士讲述,对方自称是公检法人员,在详细报出了吴女士身份信息后,声称其身份证开立的银行卡涉嫌非法账户,涉及非法洗钱一案,已下达刑事拘捕命令、转接某地公安局电话等各种说辞,要求当事人吴女士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

起初,吴女士也不相信,但对方将其身份证号码、住址等相关信息说出之后,吴女士便信以为真,正准备按照对方要求将自己的3万余元转移至所谓的“安全账号”。

就在吴女士在操作过程中,被赶到家的周先生发现,周先生想到公安机关发送的反诈宣传短信,赶紧上前劝阻,见劝阻无效后,只好拨打报警电话,幸亏民警及时赶到,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民警告诉吴女士,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还好及时终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民警还以案说法,告诉吴女士:这类诈骗分子的电话大多显示为外地号码,以“公检法”机关的名义,声称当事人卷入一起案件或者名下账户被盗刷、异地违规使用、参与洗钱,如要洗脱嫌疑,免于打击,就要按对方指示操作。

“我们辛苦攒下的3万余元,要不是你们的及时赶到,可就真的要‘打水漂’了。”周先生和吴女士向民警连连道谢。临行前,民警还向她普及了相关反诈骗知识,并现场指导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关注“盐之无诈”小程序。

警方提醒:政府机关、部门不会直接相互转接电话;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的方式办案;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网络送达通缉令、逮捕令、财产冻结令等法律文书;公安机关不会进行所谓“资金清算”,也不存在任何所谓“安全账户”;如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电话涉及资金调查的,请立即拨打110咨询。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