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颖 姚圣俊)从军营到警营,38年时空跨越,年近花甲的民警邱国超愈老弥坚,至今仍坚持24小时顶班上岗,他用言行诠释了一名老兵、老警、老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群众的无私情怀。
说到邱国超,局里领导和民警们对他印象深刻,大会、小会不止一次表扬。老邱他今年57岁,1983年入伍,1999年转业至阜宁县公安局,从部队军功章到地方各级机关先进表彰不下20次。
年龄偏大、临近退休的他,没有停下脚步养尊处优,而是心无旁骛地在城南新区派出所正常上班。上个月,局里将他调到“洲业警务站”顶岗,这位两鬓斑白的老民警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前去报到上班。
警务站是局里警务机制改革中的一个试点项目,主要职能是全天候接处警,工作机制是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确保管辖区域社会面治安稳定,但顶一个班就得24小时,老邱他义无反顾。
农历冬月初二是老邱妻子小生日,本来他答应下班后全家人一起小聚吃顿饭,可昨天的警务平台信息录入工作量太大,老邱真的走不开,一套手续程序,忙到下午2点才回家,午饭是在大队食堂吃的,他对妻子只能失言。
邻居老李有时看到他风尘仆仆去值班,不无调侃地说,你都是当外公的人了,再有年把就退休了,难不成还想提拔么?老邱莞尔一笑了之。
这天,又逢他值班。在小区处理完警情回站的老邱屁股才刚碰到椅子,队员小李就哧呼呼地跑过来:“老邱,有警情,小区内有人持刀行凶!”一听到持刀行凶四个字,老邱心头一紧,带着队员就往出警车上跑。
“有人受伤没有?”一到现场,他快速扫视一圈,表情严肃,询问刀具在哪,随即让队员将找到的菜刀收管起来。
“人没事,幸亏及时拉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听到人没事,老邱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开门的是一位60来岁的大妈,见到老邱便哭哭啼啼:“他(女婿)拿着刀进来就要砍我闺女,两个孩子也不要了,真是作孽啊!”“不要着急,慢慢说,怎么回事?”看着大妈语无伦次,哭得老泪纵横,老邱的眉毛也拧成了川字。
原来,拿刀砍人的女婿此前一直怀疑妻子外面“有人”,这天朋友聚会,他借酒浇愁,聚会结束后,失去理智的他怒气冲冲地来到丈母娘家,丈母娘见他醉醺醺的,刚准备给女婿倒杯水,谁知女婿竟直接冲进厨房拿了把菜刀对着妻子就砍,妻子吓得躲进卧室、锁上房门,待丈母娘反应过来时,门已经被砍了3刀,恰逢在他家玩的亲戚在场赶紧上前夺刀拦下,随即报了警。
了解情况后,老邱一边安慰这位大妈和家人,一边开始劝导,那位双眼通红的女婿还在不停念叨着妻子外面有人。丈母娘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看到女婿还在喋喋不休,她怒而破口大骂。
眼看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又要吵起来。不怒自威的老邱严厉斥责:“你们再吵下去真的要出人命了,你们哪个负得起这个责任?太不像话了!”一席话现场顿时鸦雀无声。老邱接着语重心长地对那个女婿说道:“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拿刀砍人,法律也不会因为谁酒喝多了就对谁免于处罚。夫妻间有问题多交流,能说清楚的说清楚,实在过不下去的可以离婚!为什么非要走极端?”老邱的话铿锵有力。
女婿低下了头,一时沉默不语。老邱也稍稍缓和了语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人做事也要考虑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别毁了自己,毁了家庭,一切要往孩子们身上看看!”
2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导,使原本剑拔弩张的家庭矛盾得以化解平息。一个多月来,在老邱及时出警、稳妥处置下,避免了4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凌晨1时许,当老邱一行临走时,那位大妈连连道谢,并执意将老邱他们送至小区门口。
回站途中,老邱手里对讲机再次响起,110值班员说,“一名精神病人在悦龙府售楼部赖着不走,请前往处理。”于是老邱立马又调转车头……经过1个多小时的多方协调处置,终于将这个病人安全送至精神病院。
霓虹灯下,路面上一片静谧。老邱和几位队员上车返回警务站,此时已是凌晨3点。老邱卸下出警装备,倒了一杯水,便开始登录警务平台对当班处警警情进行流转,直至天明……
“我们的警务站运行虽然才1个多月,但警情一点不比所里少,最忙一天要出20多个警,要是遇到节假日,一天就有30几个警。”老邱虽已年近花甲,但做起事却一马当先,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去年疫情期间,在防控任务最繁重、派出所警力最紧张的情况下,他从不倚老卖老,急事难事总会主动请缨,在隔离点连续值守近3个月。所里同志都称他不愧为革命的老黄牛!
是啊,老邱从军营到警营,很快就到40年,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流去的是岁月,守着的是军魂、警魂,还有那永不褪色的党徽警徽!
- 法治
- 2021-12-13 08:12:10
- 法治
- 2021-12-13 08:01:57
- 法治
- 2021-12-10 19:15:57
- 法治
- 2021-12-10 15: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