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高品质发展,蹚出一条示范引领之路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方娟 陈庆卫  记者 戴明夷)秉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校训的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力承未来之重,肩负名校担当。近年来,在校长孙小红的带领下,民转公后的树人学校积极探索并实践,成功蹚出了一条示范引领之路。树人,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得到高品质教育成为现实。


树人学校今年特长生预录取一共43人,其中南师附中23人,另有20人被金陵中学、二十九中、中华、十三中等学校预录取。

近日,江苏省《时代学习报》初中数学文化节获奖名单显示:树人初一、初二获奖总人数均为南京市第一;初三获奖人数名列第二。其中初三年级一等奖获奖者达23人,仅次于南外。

这届初三学生进校时,全区统考前250名的学生树人学校占比最少,但三年不到,树人学子们在区调研中推进率全线上扬。无论是平均分还是前500名高分段学生均名列全区第一。

 近5年,学校获得省、市、区级荣誉近20项,几乎包揽了初中学校各项评选的奖项。

  继去年新初一学区生入学人数突破1230人后,预计今年入校新生人数将再创新高。



民转公后的树人学校,再没有3+3,也再没有实验班,但依然有耀眼的成绩单:中学生界最有竞争力的江苏省初中数学文化节获奖名单显示,树人总人数居南京市第一;南师附中学子连续两年获得国际数学竞赛冠军,而这两名学子初中都就读树人学校同一个班级……这所“金牌”初中到底有哪些秘诀?面对变化,树人如何顺应形势并实现突围?探究树人成功模式背后的原因,让我们一起走近树人。

高配的师资队伍

6科特级教师、8个名师工作室领衔



学校招生规模这么大,如何保证充足的师资并避免学生培养质量下滑?有先见之明的树人学校早就开始了系列“高配师资计划”。

6个学科特级教师、8个名师工作室……树人学校在拥有一支全国顶级名师队伍的基础上,每年面向全国引入近10%的骨干教师。新进的年轻教师都是来自国内985、211及双一流大学的优秀硕士或博士。学校教研处主任戴志鸿介绍:“树人形成了一支‘名特优骨干教师+名校毕业生年轻教师’组成的强大师资阵容。学校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44.6%,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占33.8%。”

优质师资引领着学科先进的育人方式和高质量教育水平。今年超长寒假,南京鼓楼e学校平台特别邀请了树人学校语数外物化5门科目的41名老师,参加了103节公开课录制,占平台初中公开课总数的1/3。一项针对树人老师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反馈信息显示:树人老师的线上公开课,获得教学零投诉的高度好评。

一名初二学生家长的短信留言代表了很多树人家长们的心声:“初二上学期,孩子原本薄弱的地理和物理等学科有了明显进步。可喜的是,孩子在学校里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兴趣和进取心。通过担任学校播音员、班级语文课代表,实现了在集体活动中锻炼成长。处于青春期的娃情绪容易波动且有些叛逆,但都被班主任唐老师很好地引导并化解了。衷心感谢树人的好环境,相信孩子在下一阶段会更好。”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孙小红校长说,树人老师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拥有“不甘落后、习惯领先”的群体特质,“不管面对什么学生,他们都会尽自己所能挖掘学生潜能,帮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负责的学科担当

在学科欣赏中掌握认知未来的能力



探究树人学校持续高位发展的秘密,其背后有个重要原因,这也是树人学校一直追求的目标:学生不仅要会考试,更要具有对学科的兴趣和全方位的思维能力。为此,树人老师们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发展。

去年,中国队时隔4年之后重获世界第一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金牌。获奖队员之一、南师附中学子俞然枫就是树人学校2017届毕业生。今年,又传来好消息:中国队在被称为全世界最难的中学生数学竞赛——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中摘下三金一铜。队内成绩最好、排名全球第三的南师附中学子严彬玮曾创造一年拿下两次奥数冠军纪录。据最新消息,她刚刚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队,有望继俞然枫后再次获得国际奥赛金牌。她也是树人学校2017届毕业生。树人学校能不断孕育出熠熠生辉的数学种子选手,秘密何在?为了帮助学生爱上数学学科,学校创办了“数学大玩家”项目,并建设先进的数学实验室。该项目负责人王磊表示:“学好数学不是做题目多、计算速度快、背诵数学定理溜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学生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抽出本质,用数字和符号进行严谨的推理与表达。”为此,王磊和树人学校数学组的老师们致力于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方式。通过数学实验,适度降低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难度,使数学学习进程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经验背景更好匹配。

学校物理学科是江苏省学科示范中心。在正高级物理教师、树人学校教研处副主任朱文军眼里,物理是门实验学科,学好物理不仅需要掌握知识点,更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和提炼物理之美。为此,他带领学校物理组的老师将国家课标规定的初中20个分组实验扩展到100个,“尽量让学生多动手,让他们在操作中看清物理现象,在推理分析中增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起科学思维。”

树人物理名师、江苏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汤金波为树人学子连续开展了数年自主创新实验教学。在他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树人学子在“玩实验 学物理”中发现物理之美,爱上物理学科。不少学子在物理及创新竞赛中摘金夺银。近日,第31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结果显示:物理与天文学项目中全省共评出7个省一等奖(省最高奖),其中初中两个一等奖被树人学子囊括。



树人学校拥有8个名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在学科示范、教学方式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以校长孙小红带领的南京市地理名师工作室为例,“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科中公认的难点,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孙小红将探究性学习与建模演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上课时,她从学生们熟悉的白昼与黑夜交替现象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探究地球的运动特点、运动规律及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搭建模型和身体动作演示相结合,将极为抽象的地球运动变得形象直观。

学校自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STEM项目学校以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STEM教育样本学校和江苏省STEM教育先进集体。《初中学校STREAM教育项目构建与实施》成功获批江苏省前瞻性实验项目。面对人工智能时代,2018年,树人学校率先推出“人工智能进课堂”课程,迈出了国内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第一步,开启了人工智能启蒙教育的前瞻探索。据学校信息中心主任李岩介绍:学生们经历数据采集标注、模型训练、模型评估等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原理,体验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水果识别、人脸识别,开展无人零售、会议签到、垃圾识别等应用型设计,将技术学以致用。目前学校与中科院合作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一期)已经建成,并将引进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资源进校园。“通过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懂技术、爱技术、善用技术的未来世界建造者。”

除了数学、物理、地理学科外,树人学校每个学科组的老师相互合作、融合,形成了学科+平台,体验融合的课程。

“每个学科每节课都应该有思想、有灵魂、有学科责任感。”孙小红说,老师其实是学科的宣传者,“我们不希望学生上了课后说‘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而是追求学生带着这份对学科的欣赏,坚定而自信地走向未来。”

高明的作业布置

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



如何保证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些问题,树人学校通过“高明的作业布置”得到了有效解决。

树人学校初一、初二年级举办了一场跨时两个月的“树人好生音”活动。学生们运用生物学科知识点创作歌曲,每个班级派出代表用合唱、独唱和表演唱等形式进行PK。最终结合填词、改编、作品渲染性等评分标准,推选出24首囊括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所有知识点的“树人好生音”,并在校园内传播开来。

每次道德与法治课前都是时政播报时刻。学生走上讲台,就近期热点国内国际新闻阐述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辩论中,学生们培养了关注时事的习惯。

国宝总动员、历史典故舞台剧……听起来就很有趣对不对?树人学校的历史作业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每年初二上学期,树人学子们都会在南博专家的指导下,制作文物复制品模型,让学生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此外,树人的历史老师还通过组织历史典故舞台剧等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究和还原历史典故。

数学、物理等学科还设计布置了个性化作业。比如让学生们自己找题、讲题、分享“每日一题”。一学期下来,全班学生就积累了80道好题。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吸引了更多学生每天研究和思考高层次题目。

树人还注重孩子的艺术素养培养,学校创设了专门的艺术空间,为有艺术兴趣及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除了常规学科作业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专题研究提升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古典与现代艺术作品赏析、中外艺术家对比、欣赏与实践探索等。

“好老师要会布置高明的作业,因材施教的作业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无限潜能。”孙小红说。

积极的品格工程

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日前,鼓楼区初三教育教学学情分析会上,一组树人初三学子在校园里采摘枇杷的照片引发关注。原来,这是6月2日树人校园内举办的采摘嘉年华活动的场景。

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汤玲介绍:初三班级自备筐、箩、袋,选出一名采摘代表,利用上午大课间休息时间协助工人们采摘。之后,鸣锣为号,各自装袋后带回班级和同学老师分享。“在枇杷收获的季节里,我们举行枇杷采摘嘉年华初三专场,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生活,缓解学生的压力。让他们学会劳动、协作、分享和感恩。”

树人倡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谋求学生至上。2019年,学校的“润心至德——树人积极心理品格培育系统构建”获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积极心理品格目标系统旨在促进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和情绪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师生和伙伴关系,养成积极习惯、锻造良好意志品质、培塑积极人格,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未来幸福生活、有力担当社会责任打牢基础。

积极心理品格目标系统主要由心理课堂、主题活动和学科渗透构成。心理课堂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主题活动突出新劳动、艺术审美、体育等主题,为学生提供更多心理体验机会,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同伴,挖掘潜能,锻炼能力,磨炼意志。学科渗透是指发挥学科教学对积极心理品格提升的渗透影响。如在数理化学科教学中渗透发散思维品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关爱、宽容、友善、真诚、执着等人文精神。

孙小红说,树人学校创设的积极心理品格目标系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和社会责任,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品格特质,最终帮助自己或他人在未来社会获得更幸福的生活。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树人路1号

电话:025-58053300

官网:Http://www.nsfzsr.cn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