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兴城社区创新打造人大代表履职平台,通过“家站点”建设畅通民意渠道,以民生“微实事”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实现“小阵地释放大能量”的治理实效。

建强阵地 夯实履职根基
社区按照“五有”标准在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人大代表之家,配备区人大代表2名、街道议政代表9名,通过二维码公示、线上直通车等载体,实现代表与群众24小时“云互动”。建立专职联络员制度,规范履职档案管理,形成活动有记录、建议有台账的完整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代表培训,将代表之家打造为集学习交流、履职服务、民意收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全年开展政策法规学习12次,代表履职能力显著提升。
闭环管理 创新履职机制
构建“三定一闭环”工作机制:定主题实施精准履职,围绕小区改造等民生热点开展专题活动;定频次确保每月至少1次接待日,实行“年度计划+月度预告”双公示;定流程规范接访、转办、反馈等环节。创新打造“收集整理-分类协调-交办转办-督办回复”四步闭环,实现建议办理全程可追溯。去年通过该机制办结建议15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

网格赋能 延伸履职触角
创新“人大代表进网格”模式,将11名代表嵌入15个小区网格,变“坐等来访”为“主动下沉”。通过“民情日记”记录民生诉求,重点收集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关键小事”。打造“人大代表在身边”服务品牌,开展网格走访40余次,建立“微实事”项目库,推动民生问题发现在网格、解决在基层。御景湾小区停车场扩建、消防管道改造等典型案例,惠及居民超万人。
实事惠民 彰显履职成效
“新增的120个停车位彻底解决了‘抢位大战’。”御景湾小区居民点赞的背后,是代表们3次实地调研、5场协调会的攻坚成果。针对该小区遗留的消防隐患,代表团推动实施管道改造工程,同步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实现“一个问题带动一片提升”。全年开展专题视察10次,解决消防改造、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87件,办结率100%。
兴城社区党委书记表示,将持续深化“微实事”工作法,拓展“线上+线下”履职场景,通过代表履职积分制、民生项目票选制等创新举措,让“说话管用,办事顶用”的代表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通讯员 吴爱群 田婧文 刘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