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砥砺奋进七十年!2018年江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1951年增472.9倍
70年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9月2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发展成就系列分析”,回首了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70年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9月2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发展成就系列分析”,回首了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江苏步伐”。到2018年,江苏以占全国1.1%的土地、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3%的生产总值和9.6%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

△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

关键词:综合实力

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经济总量实现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经济在一片废墟中崛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52年,全省生产总值只有48.4亿元,而2018年已超过9万亿元,剔除价格因素,累计增长326.6倍,年均增长9.2%。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生产总值累计增长87倍,年均增长11.9%,比1952—1978年的年均增速快6.7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江苏一年创造的生产总值从1百亿元到1千亿元用了22年,从1千亿元到1万亿元用了14年,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4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仅用了2年,随后江苏连续突破了6个万亿元大关。江苏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由1952年的7.1%提高到2018年的10.3%。

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1952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31元,处于极度穷困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人均GDP“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998年江苏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2004-2016年江苏人均GDP从超过2万元快速提升至9万元,至2017年人均GDP首次迈上10万元台阶,2018年达11.5万元。按当年汇率折算,1996年、2003年全省人均GDP分别突破1000美元(1019美元)、2000美元(2033美元);2005-2011年实现了人均3000美元到9000美元的跨越;2012年,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至2018年达到1.74万美元。

关键词:江苏制造

全国超1/5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江苏制造”享誉全球,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7.6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6111.6亿元,占经济总量比重由15.8%提升至2006年的51.3%,达到最高点。2018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2%和43.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达到10126.2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达38%。

全国超过1/5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于“江苏制造”。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省生产性服务占服务业比重达八成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均呈两位数增长。

△城镇居民收入变化示意图

关键词:居民收入

2018年江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1951年增长472.9倍

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扎实推进。2018年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97.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显著改善。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9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00元,比1951年的99.6元增长472.9倍,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5.1元,比1954年的70.94元增长292.8倍,年均增长9.3%。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462元,比1978年的276元增长105.7倍,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67元,比1978年的140元增长117.6倍,年均增长12.7%。

2018年,江苏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6.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1.2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978年仅有9.7平方米,2018年增至56.4平方米。

高档耐用消费品和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1978年以前,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响”成为城乡居民家庭富有的象征。历经80年代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90年代的电话、空调、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等,以及进入新世纪的家用电脑、摄像机、汽车等的变迁,城乡居民中低档耐用消费品已基本普及,新型高档用品渐成居民新宠。

△江苏外贸经济走势图

关键词:经济活力

2018年底,江苏累计市场主体总数达922.1万户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640.4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552.4倍,年均增长20.2%;出口额达4040.4亿美元,增长964.6倍,年均增长18.7%,进口额2600亿美元,增长28791.8倍,年均增长29.3%。

“走出去”步伐加快。2018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78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94.8亿美元。全年新增“一带一路”沿线对外投资项目23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3.1亿美元。

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2018年,江苏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4%(新口径),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78万人。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8人。2018年,江苏共有50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各省第一。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深挖经济增长潜力,释放市场经济活力。至2018年底,江苏累计市场主体总数达922.1万户,累计注册资金27.6万亿元。

关键词:生态环保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江苏建设有力推进。2018年,江苏PM2.5年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10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III类比例68.3%、劣V类比例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缩减。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及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太湖治理连续11年实现“两个确保”。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和厕所革命,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省林木覆盖率达23.2%,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5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2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9个。

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淘汰低水平落后产能,2018年压减钢铁产能80万吨、水泥产能21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660万重量箱。

关键词:民生福祉

高等学校数、在校生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居全国第一

文化产业事业快速发展。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3%。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884家,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4254家,从业人员45.9万人,均居全国首位。

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1949年,全省普通高校数仅为15所,在校生0.72万人;恢复高考制度后,从1978年到2018年,全省高校由35所增加到142所,招生数由3.41万人增加到55.83万人,在校生由6.1万人增加到180.6万人,专任教师由1.34万人到11.64万人。高等学校数、在校生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3%,比全国高10.2个百分点,已接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水平。

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18年,全省卫生机构数33254个、床位数49.0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数59万人,比1978年分别增长258.5%、299.3%、321.4%。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7.3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6.1张,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数3.66个,均处于全国前列。

(图片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