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村里还专门派车接我来赴宴!”重阳节前夕,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马沟村95岁村民高凤英坐在“百寿宴”的餐桌旁,脸上满是笑意。几天前接到村里邀约时,因腿脚不便,她一度以为没法参加这场老伙计们的聚会,“村里想得太周到,心里暖烘烘的!”

当天,和高凤英一样享受这份 “特殊待遇” 的,还有马沟村179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这场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百寿宴”,不仅成了老人们共叙温情的“乐园”,更在乡村间播撒下尊老敬老孝老的种子,催生出和谐养老的时代新景。
一场宴席,让老伙计们“心贴得更近”
“百寿宴” 现场,鲜花点缀的餐桌旁,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有的举着手机与“祖国大好河山”背景板合影,有的唠着家常、分享生活趣事,笑声此起彼伏。

80多岁的王老汉刚从广州赶回来,为了这场宴席,他特意让家人陪着回到马沟村。“前两届都错过了,这次说啥也不能‘落单’!” 他说,在外地帮着带重孙时,心里总惦记着村里的老伙计,接到邀请函的那一刻,归心似箭。
村民杨粉英的心愿同样迫切。连续参加过两届“百寿宴”的她,今年因中风被子女接到城区照顾,本以为要与宴席失之交臂,可接到邀约后,她反复跟子女“争取”。最终,女婿和女儿拗不过她,专程送她回村。“和老邻居们聊聊,比啥都开心!” 杨粉英笑着说,言语间满是满足。
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话旧,同龄伙伴分享晚年乐事,80多岁的年纪,却有着30多岁的热情,这场“大家庭”的聚会,让老人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也让乡村充满了烟火气与温情。
一种传承,让孝老风“吹遍全村”
“办‘百寿宴’,就是要把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传下去,让村里的老人们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马沟村党总支书记曹小军的话,道出了活动的初衷。

宴席上,老人们聊的不只是家常,还有村里的文明故事,这些故事悄悄改变着村民的心态。村民朱某某就是其中之一。以前,他遇事爱 “钻牛角尖”,自家开的百货店碰上镇里重点工程需要搬迁,他起初坚决不同意。“后来参加了‘百寿宴’,听着大家说村里的变化、干部的付出,再加上村干部一次次上门跟我谈心,我才明白,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小九九’。” 朱某某说,思想转过弯后,他主动找到村书记,表示只要村里需要,愿意无偿搬迁。
这样的转变,在马沟村并非个例。村民钱某某以前对父母态度有些生硬,参加“百寿宴”时,听着宣讲的文明家庭故事,他深受触动:“父母把我拉扯大不容易,我得好好孝顺他们。” 如今,他不仅对父母体贴入微,还主动争当“文明户”,用行动传递孝心。
孝老爱老的风气,正在马沟村悄然蔓延。80多岁的冯庆怀老人说,现在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儿媳都会提前备好红包,“催” 着他去参加,“孩子们孝顺,村里氛围好,咱老年人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如今的马沟村,尊老敬老孝老已深入人心,“文明户”的示范带动,让全村的“家风”悄然蝶变,邻里更和睦,乡村更和谐。
一股暖流,让爱心“传遍全镇”
马沟村的“百寿宴”,不仅温暖了一个村,更带动了整个白米镇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今年的“百寿宴”现场,白米镇对包括马沟村在内的9户文明家庭进行了表彰,还为16家爱心企业授牌。“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活动,带动全镇4万群众都来做文明人、行文明事。” 白米镇副书记李婷说。
为了让文明之风更深入人心,白米镇还精心挑选了9 个村的10个文明家庭故事,在“百寿宴”现场宣讲。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全镇生根发芽——先锋公益团队远赴山西、云南,投资苹果种植、中草药种植项目,既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又通过泰州的展销活动帮山区农产品 “出山”;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公益行列,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

此外,白米镇还依托道德学堂、百姓大舞台等平台,持续宣讲全镇尊老敬老孝老的典型事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共鸣。“学典型、当典型”的热潮,在白米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又一批文明家庭、身边好人不断涌现,每个家庭的暖心故事,都像一首歌,唱响着新时代的美德新风。
“传承好家风、弘扬社会公德,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让敬老、爱老、孝老,成为白米镇和谐幸福的‘专属标签’。” 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党委书记丁小虎表示,未来,白米镇将继续以这样的暖心活动为载体,让传统美德扎根乡村,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