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流,青春激扬。围绕爱国、青春、奋斗、水利主题,以“水”为脉,领略“大哉河海”;沿“水”而行,书写“治水兴邦”;以“水”育人,唱响“青春之歌”……跟随“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脚步,实地感受“水韵江苏”的时代风采,一幅治水兴邦、向水而兴的壮美画卷映入眼帘,处处跃动着创新活力和蓬勃生机。
千年水韵,润泽江苏。江苏,因水而名,因水而兴,长江奔涌、运河贯通,湖泊星罗、河网密布,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在这片因水而兴、依水而盛的土地上,治水智慧始终与为民初心交相辉映,一代代奋斗者以水为笔、以民为本,勇立潮头、踏浪前行,将安澜兴水、生态惠民的时代华章,深深写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治水患,青春报国无怨无悔。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从来不只是激荡于胸的情感,更是脚踏实地的行动。百年河海“兴学育才、治水兴邦”,担负起中国水利“半壁江山”,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前赴后继;在抗战烽火中77天筑就的宋公堤,矗立黄海之滨80余年,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定格一个个坚守奋斗的青春身影;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进入最后冲刺,正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全省四个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从河海大学的科研实验室,到太湖之滨的治理现场,再到焕然一新的城市河湖,捍卫山河无恙,建设美好家园,治水接力定波抵澜,治水精神薪火相传。
兴水利,青春奋斗与时偕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伟业需青春力量的接续奋斗。在长江入海处,江海青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生态屏障,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答卷;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里,年轻的生态守护者用心呵护着“长江入苏第一洲”的生物多样性;广袤的乡村田野,水利技术人员指导着节水灌溉,助力乡村振兴……从大江大河治理到船闸效能升级,从生态修复到产业集聚,筑牢防汛抗旱的安全底线,打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水道”,无数青年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振,江河湖海碧波荡漾,映照挺膺担当、与时俱进的青春风采。
活水韵,青春浪花奔腾向前。江河湖海孕育生态风光,千年历史沉淀人文底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4年接待游客近1400万人次;南京“长江传奇”游轮串联大桥、幕燕风光,航行2000航次;无锡江南古运河夜游刷新吉尼斯纪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让江苏大地非遗文化“动”起来、“活”起来……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2024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占比22%。立足“水乡”地域特征,拓展“水运”发展优势,擦亮“水韵”文化符号,“水韵江苏”生机勃勃、活力涌动,当代青年崇尚创新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闪耀青春荣光。
江河湖海漾新波,青春报国踏浪行。时代的大潮奔涌向前,青春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征程。与水“对话”,与历史“对话”,与未来“对话”,与青春“对话”,一个个治水报国的故事启迪、鼓舞、引领新时代青年,从“青春之我”的壮志豪情到“强国有我”的青春奋斗,以青春之名续写属于国家和民族的辉煌。(高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