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法治护航租赁,安居新规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近日,国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并将于9月15日起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条例》从居住环境、租赁关系、资金安全、纠纷解决等方面作出规定,对规范住房租赁各相关主体行为、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都有重要意义。

“租购并举”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党的十九大、二十大都明确要求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进行了强调。经过多年的大力推动,我国住房租赁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租得稳、住得好,承载着许多新市民、青年人的美好期盼。居住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关乎民众的居住质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条例》的出台,恰是严格市场秩序、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的关键,彰显保障民生的政治担当。

双向保障定权责,彰显执政为民温度。条例针对住房租赁的现实痛点难点,在平衡租赁双方利益的基础上,适度倾斜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凸显了民生底色。一方面,明确租赁合同核心要素,对租期稳定性、租金标准、房屋修缮责任作出标准化规定,从源头减少纠纷;明令禁止暴力驱赶租客、克扣押金,直击租客“痛点”。另一方面,依法保护房东权益,对租客损坏财物、恶意欠租等行为明确追责,实现“保租客”与“护房东”有机统一。政策落地需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基层调研,通过广泛宣传与协同治理,避免“纸上规定”脱节实际,让条例成为守护居住尊严的“防护盾”。

系统治理疏堵点,锚定高质量发展导向。《条例》聚焦租赁市场“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服务不规范”痛点,以系统思维打通堵点,契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针对虚假房源、“黑中介”乱象,强化房源信息审核、规范租赁机构行为,明确网络平台核验责任,从源头净化市场;同时鼓励长期租赁、规范租金调整,既减少群众搬家困扰,也为房东带来稳定收益,实现“民生保障”与“市场活力”双赢。执行中需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严惩虚假信息、违规操作等行为;依托数字化手段建设全国统一租赁服务平台,实现房源核验、合同网签、资金监管“一站式”服务,让“高效安全”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成果。

着眼长远促转型,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条例》的出台与施行,是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也健全了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有关基础性制度。对房企而言,这既是转型“考题”,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机遇”——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新阶段,从“开发—销售”向“开发—运营”转型、参与租赁市场建设成为必然。《条例》通过规范市场环境、明确政策方向,为房企转型提供清晰赛道,引导其聚焦长期租赁与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租住品质。在此过程中,需统筹规划、用地、融资、税费等政策协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租购并举从“制度设计”向“实践落地”加速,夯实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基础。

“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条例》的落地必将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城市注入活力,让奋斗者有温暖港湾,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汇聚民生力量。(王婷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