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期,美团、京东等平台企业针对外面骑手出台的新举措引发广泛关注。美团宣布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并建立积分制激励机制,京东则为全职外卖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这些改变,不仅是企业责任担当的彰显,更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备受重视的有力见证。
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创造出众多新就业机会,骑手、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他们奔波于大街小巷,连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是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新就业形态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其用工方式灵活、组织方式松散,劳动争议所涉情形复杂多样,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诸多困境。有的企业签订承揽协议来规避劳动关系,妄图在劳动者权益保障上“偷工减料”;有的过度追求配送效率,却忽视了安全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司法裁判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近年来,司法机关通过发布权威案例,以案释法、明晰规则,为劳动者权益保护立起了鲜明的“风向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明确外卖骑手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受到侵权损害,在获得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后,仍有权请求第三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一判决,不仅构筑起职业安全“防护网”,也为推动新业态经济健康规范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指引作用。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需压实各方面责任。相关执法司法部门应加大对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畅通维权渠道,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让权利受损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济。平台企业作为直接关联方,更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优化平台规则和算法,关注劳动者的合理诉求,让劳动者能够体面劳动。此外,还应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关爱合力,如:一些街道社区设立暖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解决工作、休息等急难愁盼问题,这种暖心之举,不仅便利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他们的辛勤付出值得尊重与保障。持续织牢法治保护网,依法保障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关怀,更是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筑牢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推动平台经济行稳致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棠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