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戈壁绿洲之变

8月19日至23日,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河海大学“三江守望·溯源而行”实践团深入青海省格尔木市,围绕“高原生态修复、清洁能源革命、水资源智慧管理”展开调研与服务,先后走进生态环境局、清洁能源基地、乌图美仁治沙区、水利局与枸杞产业园,用青春脚步丈量戈壁绿洲之变。

实践团

8月19日,经过在格尔木市实地走访调研后,团队成员与格尔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据了解,格尔木依托北斗卫星与遥感系统搭建了全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能实时追踪植被覆盖变化,精准打击盗采盗挖。同时,当地联合高校研发耐寒耐旱植物,投入超百亿元实施绿化工程,将军山公园也从沙尘之地变为生态修复典范。

实践团还了解到,格尔木以“地下水饮用、地表水灌溉”的“双水源”分配保障工农业与居民用水,并用可循环环保宣传品普及生态理念;同时建立“政府—牧民—军队”三级管护体系,在2024年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后,投入200亿元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实现垃圾全处理,将旅游与修复同步推进,这体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队员们沿路基弯腰捡拾塑料袋、矿泉水瓶

8月20日,实践团驱车驶入乌图美仁乡,公路两侧梭梭、红柳成排,羊群穿梭其间,曾经“沙进人退”的流动沙丘已被绿色锁边。随后,队员们沿路基弯腰捡拾塑料袋、矿泉水瓶,统一投入回收站,为这片新生的绿洲拂去最后一抹杂色。

在水发神农集团,实践团了解到,在戈壁深处,前辈们因地制宜,以饲草为主营方向,成功构建起足足五万亩的基地。与此同时,神农集团有关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了燕麦在当地的种植情况、环境效益和企业营收情况等,让成员们对格尔木市本地农业和环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走进河西农场万亩枸杞园

实践团还走进长江源村村史馆,从一张张老照片里回溯三江源生态政策沿革,感受“守护草原就是守护命脉”的共识;走进农垦集团记忆馆,锈犁与旧渠讲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登上绿发海西州多能互补基地观景台、走进河西农场万亩枸杞园,感受绿色能源与绿色产业在柴达木盆地同频共振。

回望光热塔与枸杞林的今日景象,实践团成员们更觉肩头责任。他们将把调研所得带回校园,继续跟踪清洁能源与特色农业研究,把论文写在三江源头,把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用专业所学服务地方发展,用青年行动守护高原生态,让绿色成为格尔木最鲜亮的底色。

通讯员 方张煜 李泓逸

(通讯员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