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新高”“第一”“首次”彰显韧性
—— 江苏开放型经济稳中有进拓新局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外部环境挑战重重的背景下,江苏始终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推动开放型经济稳步前行。今年上半年,全省上下以超常规政策和工作举措应对挑战,开放型经济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平稳增长,以多个 “新高”“第一”“首次”彰显出强大的经济韧性,为全省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贡献了江苏力量。
承压奋进,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上半年的江苏开放型经济,在承压中展现韧性,于挑战中迸发活力。从外贸的逆势增长到外资的持续领跑,从改革创新的深度突破到就业底盘的坚实稳固,每一项进展都彰显着“稳”的定力与“进”的动能。
外贸赛道上,今年上半年,江苏以2.8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同比增长5.2%。逆势增长来之不易,这绝非简单的数字攀升,更蕴含着结构优、动力足的态势:今年上半年,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占比首次达到一半,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出口增长17.6%,“新三样”出口增长3.5%,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更是实现79.2%的爆发式增长。
外资磁场持续增强,上半年,江苏以115.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继续领跑全国,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38.1%,彰显实体经济的强劲吸引力。“出台实施稳外资‘22 条’政策后,部分发达国家到资快速增长,日本、德国、卢森堡、瑞士对江苏实际投资增长均超过100%。”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值得关注的是,这其中,利润再投资贡献突出,逆势增长5.9%,规模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外资用真金白银对江苏投下“信任票”。此外,外资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到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达12个,入选全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数均居全国第一。
开放领域的改革创新同样激荡着“突破”的锐气。江苏中亚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合作平台,架起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金桥;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再拓边界,15家企业、70种物品被纳入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在全国率先实现生物航油合规出口,绿色贸易的清风劲吹;中新数字贸易试点在电子提单等领域破冰,数字经济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政策红利精准滴灌,筑牢就业“压舱石”。今年以来,江苏稳外贸稳就业“12条”与特定时期9条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省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增加5%,91.4亿元稳岗资金“免申即享”直抵企业,其中15.2亿元注入外资企业。“通过强化政策落实、用工保障和监测预警,保持了外资外贸企业用工总体稳定。”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陆空齐发力,开放大通道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撑。“南京至巴黎、胡志明等客运航线开通,南通至东京、淮安至大阪等全货机航线新增续航。”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省在飞39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15条货运航线共同织密“空中走廊”,跨境电商班列、JSQ商品车专列加速奔跑,推动“江苏制造”更快驶向全球。
精准施策,以系统性举措找到破局路径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今年以来,江苏各部门精准施策,以系统性举措找到破局路径,为开放型经济装上“稳定器”与“推进器”。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发改委等部门接连推出“外贸稳增长22条”“稳外贸稳就业12条”“稳外资22条”等政策举措,通过贴息、资金扶持等引导金融机构守住“不抽贷、不断贷”底线,更明确以“不裁员”为导向,既见力度,更显温度。
内外贸联动的“转换器”高效运转。江苏积极推动外贸优品拓内销,省市联动举办约50场转内销活动,为2200余家外贸企业搭建“内销桥梁”。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企业内外贸一体化标准衔接指南》,将外贸转内销产品强制性认证时间从1个月压缩至最快一周,用标准衔接打通“内外循环”堵点,让“江苏制造”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游刃有余。
服务企业的“直通车”直达需求。各部门主动上门“送政策”,帮助企业用好红利;聚焦新兴市场开拓,新增103个展会,使总数达288个,展位费扶持比例提至70%以上,为企业“出海”减负;为首批2406家外贸企业缓缴社保48亿元,以“缓口气”的支持换“闯过去”的动能。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同步发力,上半年累计发放对外贸易贷款超495亿元,为企业及时注入金融“活水”。
涉外法律服务的“防护网”保障企业放心“走出去”。在省内,苏州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聚合50余家机构,打造“一站式”服务枢纽;江苏(南京)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以省市区三级共建模式加速推进,辐射长三角。在境外,首创“海外法律服务中心”江苏模式,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在新加坡、柬埔寨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扎根,护航企业项目落地与案件处理。
持续攻坚,绘就开放型经济新图景
上半年的亮眼成绩为江苏开放型经济写下坚实注脚,但结构性难题仍待破解——一般贸易与民营企业份额有待提升,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尚未完全补齐。面对挑战,下半年,江苏将持续巩固“回升向好”的态势,以攻坚的锐气、冲刺的状态,扎实抓好各项任务推进落实,为“十五五”开局积蓄发展动能。
应对美国关税动向等不确定因素,下半年,江苏将积极发挥省级应对工作专班作用,建立运行跨部门信息共享、联合研判、快速响应等机制。一方面,以开放应对“脱钩”,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强实力、固安全;另一方面,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关键在于做好存量挖潜与增量培育。下半年,政策支持上,贷款贴息、缓缴社保、金融支持等举措将持续发力;市场开拓上,“江苏优品行全球”行动将深入推进,助力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争取总部订单、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跨境电商发展生态将不断优化,加强与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头部平台合作;市场采购贸易将与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加速融合,帮助更多小微企业出海闯市场。
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正从“潜力股”加速成长为“主力军”。下半年,江苏将抢抓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一周年的契机,在数字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试点成果和经验案例,让数字经济的“无形纽带”串联起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国际运输大通道也在从“松散式”向“融汇交融”升级。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新增国际海运航线,力争总数达90条;中欧(亚)班列开行布局持续优化;航空物流则瞄准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持续优化“江苏制造”出海的“物流成本”,支撑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今年4月起,全国25个城市集中开展为期5个月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我省南京、无锡、盐城、连云港等城市参与其中。下半年,江苏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从优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强服务等方面入手,特别是在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规范和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加快智慧口岸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力,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发力。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深化QFLP试点,用好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工具,吸引外资总部、研发中心及功能性机构落户,推动更多标志性项目落地;同时扩大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入境消费网络,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苏州市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做强“跨境电商+产业带”和市场采购贸易,支持企业合规出口;强化对重点产业、企业的服务保障,持续扩大中间品贸易规模,支持企业争取海外长期订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