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油菜机械化收割降损有妙招

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5月16日,一场观摩培训会在南京浦口区的田间举办,这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主办的活动,现场展示了油菜全程机械化密植丰产机艺融合技术。


“传统的油菜播种密度,每亩地大概是1万多株,现在采用密植技术,每亩地大约有3万株。”江苏省农科院油菜创新团队研究员高建芹介绍,油菜是结荚作物,油菜籽成熟时,角果外壳干燥易开裂炸荚,机械收割损失较高。要想减少油菜机收的损失,要选择合适的品种,采用适合的田间管理手段,还要开发出针对性的采收机具,概括起来就是农机农艺高度配套。眼前的密植油菜田,就体现出“农机农艺配套”的特点,高密度的油菜不仅有利于机械收割,还能减少倒伏、减少田间杂草。

说话间,两台机具轰隆隆发动起来,一茬茬油菜被收割下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张敏介绍,因油菜具有颗粒小、收获期短、生物状态变化大的特点,比稻麦等作物收获难度大,开发出适应油菜特点的采收机具尤为重要。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技术转让给国机常林集团开发的油菜侧铺放割晒机,解决了低地隙底盘条件下的割晒首行开道的难题,倾斜式铺放,给油菜铺放预留了铺放空间,对高大倒伏状态下的油菜也能实现高效顺畅铺放。张敏指着另一台机具介绍,“这是油菜联合收获机,它的特点是降低了机手操作难度,只要控制好割台高度就可以进行油菜收获,有效降低炸荚损失。”

在场聆听讲解的种植大户和农技推广人员频频点头,并不时与专家详细交流技术细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还将继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持续开展农技培训活动,把更多实用的农业技术送到农户手中,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