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农路+产业”让小村走上幸福路

宿迁网讯(记者 孙军贤 通讯员 沈晶晶 刘曼 刘萍萍)“六塘河,椿树底;人兴旺,路难行;明明骑车上六斗,转眼变成车骑人;你说稀奇不稀奇……”说起这首十几年前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赵振生满心感慨:“那时这里还叫椿树村,六斗渠是主干道,村民出行都要从那过。那是条泥路,晴天时尘土飞扬,弄得人满头满脸都是灰;阴雨天时更别想出门,骑车没多远轮子就会被烂泥固住,还得扛着车走回家……”赵振生是土生土长的椿树人,在村里工作20余载,一路见证着家乡的农路变迁。


ImageFetcher (1)


六塘河堤顶路

村路难行阻碍村庄发展

原椿树村位于六塘河畔,距离宿豫城区5公里,三面被陆槽坊、林苗圃、蔡老庄等村环抱。别小看这几公里路,几年前,要想进城回村,当地村民往往要左弯右绕,通过很多泥泞的乡间小道才能到达。

椿树村民种植的是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因为地势较高又临近六塘河,取水方便,产量一直不错。但是因为道路难行,收粮食的大车常常停在邻村不愿进来,极少数人愿意冒着车子陷进泥里的风险进来收购,也会压低粮价。“要不就卖便宜点,要不就得用板车拉很远的路到镇里卖,路还不好走。”村民包松山介绍,即便“多收了三五斗”,因为道路难行,村民的收益并未增加。

为此,村民们曾一起肩挑手扛,捡拾附近六塘河中的砂礓铺平路面,大家伙儿又凑钱买来水泥铺了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随着时间推移,路上的车辆多了起来,这条本就简陋的水泥路逐渐破损,加上路面狭窄,车辆通行不易,椿树再次闭塞起来。“两辆车在路上迎头相遇,错开来都难。”越来越多年轻人离开村子,外出务工赚钱,留在当地种植的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

宽阔农路助乡村多元发展

2016年,顺河街道确立“3年幸福指数”目标,连接原椿树村的主干道六斗渠路更名为顺椿路,并全面改造升级成了9米宽的乡间大道,一直铺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小车一直开到家门口,车轱辘不沾一点泥,大家伙儿别提多高兴了!”赵振生喜不自禁。

路通了,传统种植农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椿树的闲置土地流转,入驻的农业项目也多了起来——“椿香蔬菜”“绿源蔬菜”“东方田园”“晓东车厘子”“椿风园艺”……20多家高效农业种养及休闲、观光采摘项目相继在这里落户,带动百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人均可增加年收入2万余元。

交通环境好了,产业更加多元化,外出的年轻人相继回乡创业,小村又渐渐热闹起来。

今年,顺兴河社区还配合上级完成了六塘河堤顶路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工程。这条道路全长3.4公里,沿线设计五个主题段,用梨花、樱花、海棠、桃花、梅花演化成五彩步道、春色花阶、观景廊架等,形成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幸福主题花廊道路。春来百花开,这条路将为椿树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为当地村民带来收益。

小康路上群众更幸福

最重要的是,这条路将椿树与宿豫区最大的富民产业路——幸福大道联系起来,搭乘全区乡村振兴的快车,椿树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

“说句实在话,做梦也没想到河边铺成了柏油路,现在还建起了景观公园。将来这里成为旅游景点,我们的日子就更好了!”祖祖辈辈一直住在六塘河边的花甲老人周广华指着正在建设的六塘河景观带喜不自禁。

“目前,我们已经与企业签署建设葡萄小镇项目,占地5000余亩,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酒庄、葡萄主题公园、民宿等于一体。”赵振生坚定地说,“在这条小康路上,我们将把果蔬产业做大做强,让老百姓小康路走得更加幸福扎实!”

从泥泞路、砂礓路、窄小的水泥路再到宽阔的大马路、风光宜人的景观路和富民增收的产业路,这些年,随着道路变迁,顺兴河社区群众腰包鼓了,笑容多了。

如今,一条新的歌谣又在村民中流传开来——“六塘河,椿树底;修道路,解民愁;顺椿泰山堤顶路,条条道路都富民;农民喜看今日貌,幸福幸福真幸福!”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