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宿迁 > 政务 > 正文
宿迁宿豫:“内外兼修”齐发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新型”农村路和彩虹大道,串联起村与村的美景,新型社区的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走进宿迁市宿豫区,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这两年我们这里变化太大了,以前住的老房子,设施陈旧,环境也不好。现在我们住进了新型社区,家里外面都干干净净的,还有儿童游乐场、健身广场,日子过得舒适多了。”谈起新环境、新生活,宿豫区关庙镇林河新型社区村民陈培军的脸上满是幸福。


今年以来,宿豫区关庙镇林河村按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求,以农房改善为牵引,重塑社区形态、改善社区生态、丰富社区业态、提升社区质态,聚力打造居住舒适、生活便捷、环境优美的特色乡村。在推进农房改善的过程中,该村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满足群众生产、生活、休闲等需求。


“村里有几盏路灯不亮了。”“村里有人散养家禽,环境卫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大家的问题都收到,我们在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就去处理。”……在林河村议事长廊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反映问题,村工作人员认真记录。林河村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打造议事长廊,每月定期组织村民相聚长廊,向村里工作人员反映本村在治理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及个人诉求,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群众的小事就是民生的大事,村里的事情应该让村民共同参与商议、决定。今后林河村将持续发挥议事长廊的作用,健全民主议事制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宿豫区关庙镇林河村党委书记胡立志说。


从“脏乱差”到“高颜值”,林河村的华丽变身,是宿豫区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宿豫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方针,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生态美丽宜居示范创建为抓手,坚持系统谋划,突出示范引领,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提升,先后创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美丽宜居村庄44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2020—2022年连续3年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等次,2021年度获批省委、省政府督察激励。



夜幕降临,多彩的灯光将袁家村·宿迁印象景区的一砖一瓦装扮得流光溢彩,水巷、石桥、仿古建筑在灯光下如诗如画。“有人有景有美食,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画卷,夜晚的袁家村·宿迁印象真是太美了!”游客石女士和家人逛着逛着,不禁沉醉在这美景中。


立足“朱瓦集”原址而建的袁家村·宿迁印象,按照宿迁传统建筑风貌建设集市开设客栈、农家院、小吃、作坊等各类店铺构建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产业链的全景产业发展体系,可有力带动当地群众参与经营,共同致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宿豫区深入挖掘融合白鹿湖传说、来龙古寺文化、宿北大战红色教育中心红色文化、仰化镇复隆镇、马棚岛历史文化、新庄镇陈墩村古井等文化资源,呈现出“管护水平高、群众满意度高”的发展态势,为美丽宜居乡镇融入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宿豫区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农旅结合、以旅强农”思路,对全区产业、文化、旅游等资源进行整合,成功打造了集产业富民、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幸福大道”,与此同时,杉荷园、梨园湾、小河西等一批农旅项目形态也逐渐形成。未来,宿豫区将进一步促进农旅产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宿豫区多年来加大投入、不断地提升改造,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河畅、水清、岸绿、路通、景美’的目标,‘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全域振兴样板。”宿豫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江说。 (周苗苗  杨亦文)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