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宿迁 > 政务 > 正文
江苏宿豫: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集体强了,村民富了,在宿迁市宿豫区,随处可见一派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此情此景,得益于宿豫区近年来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来抓,“一村一特”产业多元发展,增强发展动能,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日前,记者来到关庙镇卓水河村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基地,几十个圆桶水池里挤满了鱼苗,工人们正忙着投喂鱼食。


“我们基地是自动化养殖,一期建设20个50平方米的圆桶水池。”卓水河村党委书记赵宇航告诉记者,目前一期的4套养殖系统、20个养殖单元常态运转,总投放鱼苗9.9万尾,本月底正式上市销售。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5亩,建设24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养殖配套设备,主要养殖鳜鱼。这种高密度养殖模式,不仅高产优质、节能减排,还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计年产鱼3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可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益120万元。目前,项目带动周边村民20余人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多元。


卓水河村的发展,是宿豫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宿豫区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头戏”,深入开展“头雁竞飞”振兴村集体经济行动,通过“支部+合作社”、公共空间治理等方式,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有力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仰化镇涧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不远处,几栋布局整齐的标准化厂房里不时传出机器的轰鸣声。



2022年,涧河社区新建了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并成功招引企业入驻,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附近的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目前社区有20多人在这里上班,平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社区集体经济每年也可增收近20万元。”涧河社区党委书记朱冬流介绍说,标准化厂房二期项目准备启动建设,建成后将为社区集体带来更多经济收益,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岗位。


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建设70万平方米钢架温室大棚和配套工程,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区豫北社区投入资金30万元,注册成立装潢公司,通过市场化运营,每年可增加社区集体经营收益50万元……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区69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1.46亿元,村均收入212.9万元,同比增长15.5%。经营收益超50万元的村(社区)55个,强村占比79.7%。


在宿豫,一个个村居正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已在宿豫大地展开。


通讯员  程鹏   臧晓晶  现代快报+记者  杨亦文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