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程鹏 杨征 记者 杨亦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质增效、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也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宿迁市宿豫区坚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应用,引导企业开展“机械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让企业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走进江苏北斗星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偌大的车间内,只见几名技术人员在忙碌着,通过设备联网将生产信息同步上传到MES系统的数台数控机床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流水线工作。“通过采购数字化设备代替传统老设备,建设智能化车间,大大减轻用工压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浪费,拓展了公司发展空间,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公司信息化部部长张江林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北斗星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数据采集、集成应用等技术,建设北斗车智能产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实现制造系统各层级的优化管理与创新,满足工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
“2021年,我们企业获批省级互联网标杆工厂。”张江林自豪地说,通过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升23%,SMTQC直通率提升0.3%,IQC批检验合格率提升0.2%,产品生产周期减少10%,运营成本降低4.3%。
推进企业“智改数转”,需要政府部门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当好企业“智改数转”的助推手。为此,宿豫区出台了《宿豫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2022-2024)实施方案》,第一批“智改数转”诊断服务项目名单已梳理出156家企业项目入库,优选重点纳入“宿数贷”白名单50户,对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贷款申请予以倾斜,指导和帮助企业争取在市综合金融服务等平台获得项目贷款贴息奖励……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激发企业动力,有效助力企业“智改数转”加速跑。
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探索智能化转型之路,投资建设了全钢子午线轮胎智能生产车间。智能生产车间由MES系统贯穿控制生产全过程,车间共有智能装备324台套,工业软件39套,可以实现生产物料精准配送,生产过程实时管控,生产信息跟踪追溯,能源消耗智能管控。
“全过程通过MES系统进行生产控制,实现了整个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自动化生产,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无人化‘黑灯工厂’。”公司副总经理王福全说。
通过智能车间的建设,三元轮胎不仅减少了人员投入,也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不良品率仅为0.003%,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单位产品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均优于行业先进水平。
在“智改数转”的赛道上,区内各企业主动作为,以智能化“改”出新天地,以数字化“转”出新局面,一大批企业正享受着“智改数转”带来的发展红利。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设PVD智能化生产线、采用中央控制系统统一管控生产线设备等多种举措实施“智改数转”,公司的产能得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了约8%,节约能耗成本约5%,人机效率提升了5%以上。
作为玻璃深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秀强股份利用5G+智能制造技术,以智能厨电二分厂试点建设5G+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研发费用降低10%,自试运行以来分厂综合成品率提高7%。
在数字化经济浪潮下,宿豫持续加快“智改数转”步伐。截至目前,全区获批1家省级互联网标杆工厂、4家市级互联网标杆工厂,90家三星级上云企业、25家四星级上云企业,获批28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
“为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步伐,我们根据行业和发展阶段,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一企一策’实施路线图。同时注重信息化培训,为企业转型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强企业与技术服务支撑单位供需对接,为企业实施‘智改数转’保驾护航。”区工信局局长仲熠介绍说,到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实施“智改数转”全覆盖,确保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 政务
- 2022-06-22 18:28:28
- 政务
- 2022-04-26 18:17:08
- 政务
- 2022-04-23 16:55:29
- 政务
- 2022-04-22 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