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专题 > 正文
国网东台供电:“电”亮文明第一村 共谱乡村“兴”篇章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生璐  朱源  顾锋明  记者  姜振军)1982年,东台市时堰镇嵇东大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定了村部文明家庭评优“六条标准”、村规民约“八条标准”,《光明日报》对嵇东村“创建文明村、培养新农民”进行了跟踪报道,推动全国乡村迈开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四十年过去,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走进千百个和嵇东村一样的社区村镇,主动融入地方新时代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供电所服务窗口区位优势,组织基层工作人员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践行“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口号,在不断深化优质电力服务的同时,加强和人民群众的鱼水联系,用实际行动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落到实处。


麦黄稻香,电力满格粮满仓


夏日农忙,嵇东村的小麦收割进入尾声,走在田垄上,一边是满目金黄的麦田,麦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一边是如火如荼的插秧、夏灌,水田似展开的画卷,描绘着农民对下一季丰收的希望。

灌溉是农田里的头等大事,过去嵇东村灌溉靠的是打水船翻水、村民人工打井水、柴油机抽水,灌溉农田的成本高、效率低。如今电网线路铺设到位,电直接送到了农田里、机井上。时堰供电所开辟农业排灌报装绿色通道,安排台区经理一对一跟踪指导办电的各流程资料收集工作,从递交通电申请到正式装表通电,只要两三天的时间,水库的水泵就能顺利运转。“我在嵇东和附近一共承包了1600多亩农田,光电动机打水的机口就有60多个,现在电线一直帮我们拉到机口,每个机口都安装了独立的电表。”嵇东村种植大户之一、东台市时堰镇金秋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村民凌金往说。



粮食烘干是粮食生产问题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农业生产全程水平,烘干环节至关重要。嵇东村境内有两个大型粮食烘干站,共有烘干机5台,日烘干能力可达120吨。在金秋家庭农场内,记者采访时发现,小麦烘干现场2台烘干机正在全速运转。“2017年,为帮助我实现农场电气化升级,供电所将供电容量增加到160千瓦,满足24小时烘干用电需求。”农场负责人凌金往介绍说。据台区经理吴晓华介绍,2022年4月,考虑到嵇东村粮食丰收,烘干需求有所增加,部分小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供电所又在嵇东增加了编号为19号台区的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将原接近重载的5号台区和7号台区部分负荷进行分割转移,满足2个烘干站和17家企业可靠用电,让农场“丰产”更“丰收”。


电力E站,村规民约正乡风


“参加活动就能赚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商品。看,我现在的积分可以不花钱提走一袋盐和一提纸!”走进嵇东幸福小广场,一眼就看到了村里的“爱心超市”和供电所设在这里的“电力E站”,在“电力E站”的货架前,村民王大妈的脸上笑开了花。说到热闹处,村民丁大哥也凑了过来:“之前你们供电所的人给我下载过网上国网APP,还教我怎么用,没想到下载这个也能挣积分呢。”

2021年9月,嵇东村试点运行了村民积分兑换制度,积极参与村里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村民,可以凭借自主行动获得积分,并在村部的“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的物质奖励。嵇东村的“爱心超市”办得如火如荼,属地供电所时堰所也参与进来,将电力元素融入积分标准,将供电服务前置到村里的“电力E站”,帮助村民就近办理用电业务、解决用电困难、学习用电知识。



“电力E站”是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为对接乡村生产生活用电,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电便捷接入而为农民建立的一站式用电服务窗口。今年,为激发参与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的内生动力,该公司与嵇东村村委会商定,将低碳生活、家庭电气化改造、保护电力设施等电力元素写进村规民约,共同制订了《嵇东村“电力E站”兑换标准》,村民们通过协助保护电力设施等日常表现获取积分,按季在“电力E站”兑换商品或租用共享电动农机具。此外,村民还可以在这里与台区经理直接联系,反馈用电需求,解决自家用电的问题,供电所也通过“电力E站”向村民们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明,推动“要我振兴”到“我要振兴”,营造“文明第一村”的良好用电风气。


村“网”共建,拉近党群鱼水情


 “吴师傅,我在网格区里巡视的时候正好看到你们供电公司有个电表在冒烟,他家没人在家,你快来看看。” 今年4月,台区经理吴晓华接到嵇东村村镇网格员电话后,立即前往现场检查,迅速判断为桩头氧化故障,及时向班组长汇报,申请更换电能表,不到半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嵇东村网格员的这一通电话给了时堰供电所开展“村网共建”的灵感,看到了国网江苏电力(盐电铁军金海星)共产党员服务队与镇村网格员互联互动的无限可能。

“记得我小时候放学回家,经常看到一大帮周边邻居拥在我家看电视。我父亲开了个家庭工厂,不锈钢加工部分工序不能停电,就买了柴油发电机发电,还买了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说起嵇东村的用电历史,今年40多岁的村党委书记武春芹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我们村只有一条电力线路,2台变压器,小的供老百姓生活用,但到了晚上常停电;大的供当时10多家生产不锈钢配套制品的家庭小作坊用。经过多年的扶贫通电、电网升级改造,我们村现在有将近20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对于我们这个1500多人口,土地面积1400多亩的小村来说,电网是足够强大的,为我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自不必说了!现在又跟我们搞网格化联动,你们真是 “大网”拉 “小网”,大网、小网一起抓啊!



为缩短“最后一公里”服务距离,时堰供电所积极主动对接政府,全力促进政企网格之间的联动,加速供电服务网格与乡村治理网格的融合,利用基层网格员的工作特点,配合供电所台区经理走村入户专项行动,在日常治理工作中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缩短回应群众诉求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加强供电服务的延伸,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在共建、共享、共治中,不断摸索提升电力获得感新途径,连续多年实现客户停电“零感知”。“工厂三次扩容,你们供电部门一直跟踪做好用电服务,从来不让我费心,2004年建厂至今从没有因为停电影响生产。”吴晓华前往东台市增盛工具有限公司开展“办实事抗疫助企纾困”供电服务活动时,企业负责人李增桂握着他的手感谢道。

“我们将进一步延伸服务内涵,聚焦嵇东村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用能成本、服务等问题,多措并举推出降低接电成本、电力设备租赁、能源智慧管理促企业节能增效等举措,充分发挥电力部门的支撑作用,以高质量的电力供应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东台赋能。”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朱亚红接受采访时说。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