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了人与自然湿地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本”,勾勒第一个全绿电工业生产场景,将“低碳”“零碳”足迹“踏”遍新生活……未来“双碳”社会长什么模样?
东台——这枚“长”在长三角北翼、“结”在南黄海平原上的绿“橄榄”给你“剧透”,带你“尝鲜”。8月26日,“跨国公司江苏行—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交流会”在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举办,500多名跨国公司代表和嘉宾相聚黄海之滨东台,感受东台生态魅力,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赢合作新未来。
“零碳”零突破
2023年7月,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首家零碳旅游景区。2024年1月,东台条子泥景区成为全国首家湿地类零碳旅游景区。
两个零碳,均为“首家”。围绕把“零碳”理念落实在生态保护、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黄海森林公园,出行是新能源小交通,户外有零碳婚礼,垃圾分类投放、碳中和知识融汇在景区亲子互动活动之中。条子泥湿地在大力开展各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同时,通过建造绿色建筑、使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设施、打造智慧管理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东台条子泥,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关键区域,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东台以“世界的眼光”呵护生态净土,探索“政府+科研+公益组织”的湿地生态修复模式。退渔还湿、湿地修复、互花米草治理……持续不断推进湿地修复候鸟保护工作,开展湿地保护调查研究,累计修复湿地6万多亩,为迁飞区解决候鸟栖息地不足问题闯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鸟类天堂”更加宜居,每年有414种、超百万只候鸟来此栖息、觅食、换羽,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二级71种,30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
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曾是一片荒草萋萋的重度盐碱地,一代代黄海林工以唯有植树志常在的壮丽情怀,成就了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接过前辈接力棒,新一代黄海林工遵循科学造景添美,丰富旅游度假美好体验,用人工森林打造全国最独特的森林度假体验,全力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今天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里拥有652种植物、342种野生鸟类、30多种兽类,负氧离子浓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逾4000个。
绿电“全覆盖”
新能源发电量 26.2 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 71.4%,这是今年上半年东台新能源“电表”上的显示数据,理论上这个数据可以实现东台全市工业用电量全覆盖。
东台发展绿色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全市沿海滩涂面积 156 万亩、占全省22%,每年仍在不断向海生长;近海平均风速超 7.5 米/ 秒,年有效风速时数超 5000 小时;年均日照时间近 2200 小时,太阳能年辐射量超 5000 兆焦/平方米。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的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19年底投运至今年7月,已累计发送绿色电能突破53亿千瓦时,可满足700万居民的年用电需求,节约标煤1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60万吨以上。
怎样把绿电覆盖工业用电量理论层面上的可能性“接入”工业生产的“实践”场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角逐、企业竞争的核心胜势?关键是要走通从生产端到消纳端的路径,形成能生产可消费的场景生态。
大胆探索路径,敢为“首个”“第一”。东台勇敢地迈出了多个“第一”:去年,东台发布了国内首个综合性地区低碳发展指导性文件;今年上半年,建成运行全省县级首家新能源集控中心和绿电碳汇交易平台,成功发放全省首单生态产品价值质押贷款,入选省首批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
鼓励就地取材,增强企业“绿量”。截至目前,东台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已建成规模769MW,占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的27.3%,涉及农户约1.4万户,工商业企业近200家。1—7月份发电量4.4亿千瓦时,占全市光伏发电量的70.8%,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14.2%。
聚力双向奔赴,推动绿色转型。“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瞄准百强县第一方阵”,围绕把绿色能源厚势转化为绿色生产优势进而转化为区域竞争胜势,东台深入推进“一条路径、两个支撑、三项关切、四大目标”“一二三四”总体布局。其中,一条路径就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明确、导向鲜明,率先作为、试点先行,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让东台城市变新变美,产业变绿变轻。东台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
“绿化”新生活
今年夏天格外炎热,生态东台是纳凉消暑的好去处。到林风杉语的黄海森林享受“低5度”的清新,到海风拂面的条子泥看自由自在的空中精灵,到水美鱼肥的里下河水乡感受葱茏绿意,到特色田园乡村体验浓浓乡愁,到人文西溪感受非遗文化的底蕴与传承……这是今夏东台市民独享、令外地游客眼馋的“红利”。
全过程防控、全地域保护、全形态治理,近年来东台做足“湿地修复、美丽乡村、造林添绿”三篇大文章,精心呵护生态环境,聚焦“生态+文旅+康养”融合,加快推进康养项目和生态百里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康养基地、世界级滨海廊道,用心擦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金名片”。水环境优良比例保持四个100%,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前列,林木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6.15%、65.2%。绿满城乡、生态宜人成为东台的鲜明标识。
实现绿色生态增添魅力,绿色生产全域渗透,绿色生活普惠共享。全市零碳园区、近(零)碳街区、社区、村居、绿色工厂、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推动绿色低碳与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
在黄海森林公园举办一场零碳婚礼,到条子泥湿地开启一次零碳研学,在美丽海湾最美大堤上零碳骑行,到原生态海滩零碳“滩玩”……这些在生态厚土、“零碳”枝干上发出的“新芽”正引领生态旅游新时尚。
“世界自然遗产、中国美丽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组成世界级“明星”CP;“长寿之乡、康养之城、天然氧吧”,造就精彩生态牌。向新向绿,向高向智,未来已来,就在东台!
通讯员 董宣 陆军 张一峰